主页--->m-vp-movies-000---> m-vp-movies-041

电影欣赏 阿隆桑方

"阿隆桑方" 电影及其音乐研究-1
7401 Allonsanfan film and music's research-1
电影文件由Lajiao朋友提供
 
“阿隆桑方”(Allonsanfan)原是法国国歌《马赛曲》的第一个词组(Alionsenfants)的谐音,意为“前进,(祖国的)儿女们”,影片作者用其作为片名及主人公的名字,似乎是要号召人们作进一步的斗争,但细加分析,这毋宁是对无力、绝望的一种承认。像阿隆桑方、瓦尼这样一些没有头脑的狂热分子很难有所作为,这些符号化的象征人物跟1968年的造反青年也相距甚远........塔维亚尼兄弟的这些才华洋溢而又充满矛盾的寓言片,反映了西方激进知识分子在寻找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的解决办法而又找不到这些办法时产生于他们意识中的惊恐不安、茫然失措及其过程。这些影片为后人研究西方这段政治史和文化史的若干方面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形象的记载。(郑雪来: 影片《阿隆桑方》:“新左派”运动的一面镜子.详见   )
 
....2.1 民族复兴...尤其是塔维雅尼兄弟,他们在"圣米凯莱有过一只公鸡"(Saint Michel auait un coq,1971)和"阿隆桑芳"(1974)这两部作品中反映了革命的空想和1968年左倾激进主义向现实的妥协和背叛过渡的过程.这两部电影表现的问题在民族复兴的框架内很具现代性,经过富有民族性和浪漫色彩的威尔弟歌剧的过滤,革命斗争反映出典型的意大利式的理智与感情,"激情与思想"之间的矛盾.--本站摘自法国洛朗斯 斯基法诺(Laurence Schifano)所著的"1945年以来的意大利电影"(Le Cinema italien de 1945 a nos jours)中译本151页.
 
7401
相关的音乐在线网页
IMDB(英文网)
IMDB(中文网)
备注
纪念莫迷网联一周年暨本站七周年本站倾力推出"为会员加工订作莫里康内爱好者DVD珍藏系列影碟公益活动" >>>>
'阿隆桑芳' (1973)电影
'阿隆桑芳' (1973)电影
'阿隆桑芳' (1973)电影
'阿隆桑芳' (1973)电影
Music 01020304
Movie 01020304
影片显示本片由莫里康内谱曲 (00'01'06")
影片显示本片由莫里康内谱曲 (00'01'06')
01-电影有关资料--阿隆桑芳 (IMDB)
 

Directors: Paolo Taviani
Vittorio Taviani


Writers: Paolo Taviani

Produced by
Giuliani G. De Negri ....

Original Music by
Ennio Morricone




保罗·塔维尼 Paolo Taviani (左)和维托里奥·塔维尼(Vittorio Taviani) (右)兄弟
上:保罗·塔维尼 Paolo Taviani (左)和维托里奥·塔维尼(Vittorio Taviani) (右)兄弟

Also Known As (AKA)
Allonsanfan Italy (alternative spelling) / USA / West Germany (TV title)
Allonzanfan Greece
Fulvio, revolutionaren som svek Sweden (TV title)
Petturi Finland
Que Viva a Revolucao Portugal


Runtime:Germany:110 min | USA:115 min | France:100 min Country:Italy Language:Italian Color:Color (Eastmancolor) Aspect Ratio:1.85 : 1 more Sound Mix:Mono Certification: Finland:K-16 Filming Locations:Matera, Basilicata, Italy Company:Ministero del Turismo e dello Spettacolo

Cast (Cast overview, first billed only)
Marcello Mastroianni ... Fulvio Imbriani
Lea Massari ... Charlotte
Mimsy Farmer ... Francesca
Laura Betti ... Esther
Claudio Cassinelli ... Lionello
Benjamin Lev ... Vanni 'Peste'
Renato De Carmine ... Costantino
Stanko Molnar ... Allonsanfan
Luisa De Santis ... Fiorella
Biagio Pelligra ... priest
Michael Berger ... Remigiano
Raul Cabrera
Alderice Casali ... Concetta
Roberto Frau
Cirylle Spiga
剧情介绍
本片反映了意大利1816至1817年的历史。当时,在拿破仑政权垮台和维也纳代表大会后,意大利笼罩在开始全面复辟的气氛中。爱国的共和秘密社团间统治意大利北部的奥地利人和意大利封建贵族进行了殊死的斗争。影片围绕当时的一个革命社团“崇高兄弟会”和这一社团的成员、贵族富尔维奥展开。富尔维奥愤世嫉俗,隐退过着宫廷式的生活,但由于对自己的现状不满而参加了社团的一次革命行动,最后背叛了他的同志。

影片反映了塔维尼亚兄弟对革命遭到挫折和陷入孤立的认识;表现了听天由命的、抽象的伏尔泰主义、对现实的错误估计和老百姓的保守态度所造成的一种政治状态。但影片很长的段落充斥着一种怀疑、忧郁的基调,而且满足于艺术上的修饰。此外,扮演主角的马塞罗·马斯托依安尼过分地沉浸在自悲自怜的情绪之中。(这里) (更多见这里)

银海遐思录(之八)--
02-影片《阿隆桑方》:“新左派”运动的一面镜子
作者:郑雪来 字数:8292 来源:电影评介 第15期
 
摘要 “新左派”运动发生于上一世纪60年代末的欧洲,是当代社会政治史和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影片《阿隆桑方》的作者们仿佛是从其“内部”反映了这个运动走向衰败的过程,有如它的一面“镜子”。


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发生的社会抗议运动,是当代社会政治史和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它以“新左派”运动而闻名于世。构成这股反抗资本政权的颇有影响的力量是极端左倾阶层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但这一抗议运动自行其事,在某种程度上还与工人运动相对立,结果使“新左派”最终孤立于广大劳动群众之外,他们所选择的政治斗争方式也没有取得什么成果。
这场“对抗”运动的社会政治意义及其在西方社会文化生活各个方面的反响,立即引起了科学、文化、艺术活动家们的注意,一时间,分析“新左派”及其意识形态的社会学和哲学著作接踵出现,许多报刊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就此进行争论,大量小说、诗歌、戏剧、舞剧和歌剧都写到他们,电影也不甘落后。众多西方著名电影导演,如美国的丹尼斯·霍珀和亚瑟·佩恩,意大利的米凯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贝尔纳多·贝尔托鲁契和艾里奥·佩特里,法国的让-吕克·戈达尔、路易·马勒和马塞尔·卡尔内,都以各自的方式对青年抗议事件作出反应,在各自的作品中以极其不同的思想政治观点和世界观来阐释这些事件,其感情色彩可说是千差万别,从疑惑、嘲笑到同情、赞颂,不一而足。有些艺术家从旁观者立场发言,有些是以暂时同路人的身份,还有一些则表明自己就是抗议运动的直接参与者。
意大利著名电影导演保罗·塔维亚尼和维多里奥·塔维亚尼这两兄弟的一系列电影创作就被西方评论界称为“抗议一代的自传”,60年代“对抗”运动的一面独特的“镜子”。他们为当代史上的种种矛盾而深感苦恼,抓住了当代使西方民主舆论、知识分子和大学生们忧心忡忡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日益深化的资本主义社会危机,革命运动开展的前景,西方左翼知识分子在抗议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分子与广泛阶层的劳动者联合成统一的革命阵线的条件。同时,萨维亚尼兄弟的影片有意识地以特定的观众为对象,主要是面向西方左翼及极左派知识分子的代表、大学生和青年人。
塔维亚尼兄弟作为在西方最为闻名的那些表现青年抗议运动的作品的创作者,仿佛是“从内部”反映了曾使“新左派”深为激动的问题,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以“对抗”运动参加者本身的眼睛来看世界。于是他们的影片就成了一面独特的镜子,反映出“暴风雨般的60年代”的所有复杂性和矛盾、幻觉和被欺骗的期望。然而,这却是一面歪曲的镜子,所反映的与其说是现实本身,毋宁说是极左思想的情绪和综合症。塔维亚尼兄弟之所以未能致力于分析青年“抗议”运动的社会与阶级意义、动力与前景,首先因为他们长时期仿佛处在抗议运动的“内部”,觉得自己是它的代言人和代表者。但由于他们的艺术才赋,他们同时不能不“从旁”来观察自身,来观察自己的创作和“新左派”本身。
此外,应该注意到塔维亚尼创作的一个特征,就是他们从最初一些与新现实主义传统有一定程度联系的影片,演变到对当代西方社会现实的某种“隐喻——寓意”式反映,这在《天蝎星座》、《圣米歇尔有一只公鸡》、《阿隆桑方》等影片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寓意、譬喻、怪诞、象征成为这些影片诗学的基础。作者们力图借助它们来表达自己对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在其内部成熟起来的抗议力量所作的判断。
《天蝎星座》(1969)描写西方人到一个虚拟岛国里战胜土著人的斗争。这些西方新来者都是年轻人,相信使用暴力可以变革生活。他们极端粗鲁残暴,终于打败了土著并使他们备受折磨。影片的逻辑表明: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西方新来者代表进步力量,代表“新的一代”。老土著墨守成规,对现存的秩序习以为常,不谋求发展与变革,所以必然灭亡。不难看出,这些新来者的思想正如有的评论所指出的是“主张不断革命的左倾极端主义”,作者的同情显然是在他们一边。意大利著名影评家阿里斯泰戈曾指出,这部影片还表现出弗洛伊德的观点——子辈不可避免地要杀掉父辈。
《圣米歇尔有一只公鸡》(1972)描写一位名叫朱里奥·马涅里的无政府主义者,发动一些群众占领了城市,夺取并掌握了城市的控制权,结果遭到政府军队镇压,被捕入狱。马涅里在狱中仍很坚强,坚持锻炼身体,面向墙壁发表演说,对东山再起信心百倍,对钻研未来演说的声调、表情颇下功夫,对出狱后如何继续干的全套计划,也早就成竹在胸。十年后,他仍然没有获释,在坐船沿威尼斯运河被押解去另一监狱去的路上,他遇见了另一条船坐着一群年轻囚犯,看起来也是政治犯。他十分高兴与他们会面,就大喊自己的名字,没有任何反应。他又喊了一声,还是没有反应。这十年来,他一直以为自己早已成为传奇式的人物,成为一面旗帜,人们都记着他,等待他,只要一听到他的名字,人们的心就会燃烧起来。谁知道他的名字对新的一代根本是陌生的。他试图弄清楚,这些年轻革命者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而这些青年囚犯中,一个是大学生,大学教授的女儿,另外一个是有相当文化程度的工人,懂得三国语言。他们完全不像当初跟他一起暴动的人,被捕前不久还在散发报纸、传单,同工人们进行谈话。他认定没有人记得他,而他跟这些新的革命者没有任何共同语言之后,趁看守者不备,投河自杀了。影片和《天蝎星座》一样,表现了两代人的冲突,表现了两者之间隔着一堵不理解和敌意的墙。马涅里在那些青年政治犯看来无非是已成为过去的斗争阶段的象征,而在马涅里的心目中,这些年轻革命者不过是他所憎恶的“教条主义”和革命“官僚化”的活生生的体现。主人公“在想象中”所构想出来的那种纯属子虚的生活在影片中像是一首送葬曲,一场为他那经受不住与现实的冲突的社会乌托邦思想而作的安魂弥撒。
“想象”还是“教条”——这就是萨维亚尼兄弟留给观众的二者必择其一的两难处境。作者们选择了并且让观众选择哪一方面呢?他们在报刊上声称:“我们站在马涅里一边,但同时我们也站在另一条船上的那些人一边。坦率地说,我们宁肯乘第三条船,它的轮廓我们还不清楚,不过它可以把马涅里的想象和年轻政治犯的科学知识结合起来。”作者们对这种“第三条船”的求索正是反映了60年代抗议运动参加者们对“第三条道路”的历经痛苦而又毫无成效的探索,反映了具有极端左倾思想的西方知识分子的若干最有代表性的动机以及摆在他们面前的两难处境。塔维亚尼接下来的影片《阿龙桑方》(1975)继续了这同一主题,它曾在包括左翼和极左派报刊在内的西方舆论界引起广泛的反响,因为它体现了西方抗议运动和极左思想意识的演化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新的问题、困难和矛盾。作者们这一次是企图就60年代青年造反行动作出自己的解释。影片的详细剧情介绍如下:
1816年,随着拿破仑战败,欧洲各国被推翻的君主纷纷复辟,重新爬上王位。一些坚定的革命者成立秘密组织,继续进行抵抗,出现在意大利的“圣洁兄弟会”便是属于这样一种组织。其成员之一弗尔维奥系由贵族出身,在监禁多年后突然获释出狱。总督把他释放,为的是以他为诱饵找到那些革命者的下落。弗尔维奥的确也跟“圣洁兄弟会”接上了头,当他从监狱大门出来绕过房角落时,就被几个教士打扮的“兄弟”推上了手推车带到湖边。他们在一个名叫迪托的指挥下,把他淹到水里,盘问他是否已经叛变。弗尔维奥矢口否认,迪托只好表示相信。他们接着带领弗尔维奥去见他们的首领菲力普,却发现菲力普已吊死在一根紫藤枝上,尸体上还别着一张写明自杀的字条。见此情景,弗尔维奥发现自己已无法作出所期望的反应。
在迪托的首肯下,弗尔维奥乔装成教士模样回到他的贵族古堡里,谎称他带来了弗尔维奥不幸牺牲的消息,以此考验他家人的感情。闻此噩耗,全家极度哀伤,失声痛哭。弗尔维奥这才卸掉乔装,还他本来面目,哥嫂和姐姐伊斯帖都冲上前来和他紧紧拥抱,庆幸他活着回来。
为长期牢狱生活所折磨,弗尔维奥身心交瘁,躺在他儿时的卧室里发着高烧。四壁闪烁的暗金色装饰勾起了他对往昔时光温馨的回忆。在那寂静得近乎神秘的房间里,他撑起病躯秉烛细看那些熟悉的纪念品、书报、小提琴和那幅题名“五月之花”的美国油画,美国对他说来仍然是寄托遁世梦想的一片乐土。经历了若干个恍惚和梦魇的日日夜夜,弗尔维奥终于从疲惫和积郁中解脱出来,离开病室从阳台眺望古堡庭园的景色。他披着所喜爱的金色披巾,坐到他姐姐伊斯帖的身旁,伊斯帖用他们儿时常唱的小调来庆贺他的新生。正在此时,弗尔维奥从前的情人夏洛特来访。她也是“兄弟会”的一位成员,从未见过弗尔维奥的家人。经介绍,她一边向他们甜蜜地微笑,一边用大家都听不懂的匈牙利语辱骂他们。当她单独跟弗尔维奥在一起后,她提出了两个他无法接受的要求:一是和她做爱,一是变卖珠宝,以便为“兄弟会”购置武器,然后奔赴南方发动农民举行起义。弗尔维奥却希望把目前寄养在别处的他俩的儿子马西米里阿诺带上,一道前去美国。夏洛特对他的软弱十分愤怒,把餐桌上的盘子通统摔到地上,使弗尔维奥的和平逃遁梦想迅速破灭。
透过窗子,他看到一些“兄弟”装扮成打猎队正穿过庭院走来。眼看着他们即将把他带走,而留驻堡内的士兵早已在近处设下埋伏,弗尔维奥面临一个残酷的选择:他应该警告从前的战友还是继续留在与世隔绝的安乐窝?他举棋不定,说“我要数到十,再去警告他们”。
此时,夏洛特采取了主动,跑过去向战友们告警,却被一士兵开枪打倒。庭园旋即变成了屠宰场,身负重伤的夏洛特爬向一辆马车,原先躲在窗帘后观看激烈枪战的弗尔维奥眼见夏洛特重伤的模样,他心有所动,帮她上了马车,然后驱车冲出重围。当他们来到马西米里阿诺的养父母家准备把孩子接走时,夏洛特在那里断了气。从枪战中幸存下来的“兄弟会”余部在夏洛特坟墓旁找到了弗尔维奥,和他一道离开,其中有个新的成员,神情坚定,沉默寡言,他就是前领袖菲力普的儿子阿隆桑方。
弗尔维奥告诉迪托他将用夏洛特交给他的钱购买一批军火,并已和军火走私商约定会面地点。当“兄弟会”的另一成员里昂莱洛陪同弗尔维奥来到湖边会见那根本不存在的军火商时,等待在那里的却是个名叫弗兰契斯卡的姑娘,她将弗尔维奥视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然而她却惊骇地看到,与她相爱已久的里昂莱洛这个神经质的革命狂热分子,如何在弗尔维奥“为了荣誉一起自杀”等花言巧语的蛊惑下,身缚石块从一条小船上跳下河去,立即沉入水底。弗尔维奥倒是被坐着另一条船去参加狂欢节的一群快活的小伙子“救”了上来。
在一家小旅馆的卧室里,弗兰契斯卡与弗尔维奥见面,指责他让里昂莱洛淹死。弗尔维奥辩称这一切都由于他对她的爱。这个天真的姑娘虽然开头还高喊“我恨你”,但听说他进行谋杀是为了对她深挚的爱,颇为所动,终于委身于他。当她入睡时,弗尔维奥却不能成寐,他依稀见到里昂莱洛从水面浮上来,对他喃喃低语:“你太聪明了,你能了解我们连想都没有想到的东西,我们总是迟了半拍或是早了半拍。”
弗尔维奥决定马上偕同弗兰契斯卡取道日内瓦前往美国。在床上,弗兰契斯卡给他出了个主意,由她用枪击伤他的腿部,使“兄弟会”不能再委派他什么任务,她不容分说,就往他腿上打了一枪。
在有众多“圣洁兄弟会”成员参加的狂欢节上,人们欢快地跳着“萨尔塔列洛”土风舞。一个大胸脯的女人给弗尔维奥的脸乱涂上各种油彩,弗兰契斯卡看着他腿上的绑带,笑他不能对他自己发笑,更无法兴高采烈地投入这场充满南方特色的舞蹈。“兄弟”们对他已不甚理睬,认为他对他们的未来计划说来已无足轻重了。他们准备跟一个叫瓦尼的造反农民进行合作,瓦尼曾向他们讲过一个很动听的故事:他杀死了好几个士兵,因为这些士兵把他那受到霍乱侵袭的妻子抓了起来,当他赶到时,她已经死了。
此时,南方霍乱已甚为流行。瓦尼向“兄弟会”报告:农民们正在忍饥挨饿,对这种热病更无力抗拒。迪托认为这是发动起义的良机,就命令余下的二十位成员扛起老枪,穿上红背心,与瓦尼一道驶向南方。弗兰契斯卡宣称,他们应该把弗尔维奥带去:有个“兄弟”还插了一句:“海上空气对他的伤会有好处。”弗尔维奥几乎昏厥过去,却也只好听天由命。
当“兄弟”们朝着岛内进发,高呼“我们为了人民”,而在荒芜的田野上却听不到什么回响的时候,弗尔维奥悄悄地溜到当地教堂,向神甫报告现有二十名武装人员在岛上登陆,瓦尼·佩斯托与他们一道。神父听说这个当地“恶魔”跟那些造反者联在一起,就狂喊要把他们通通撕成碎片。
“兄弟”们在教堂地下室里聚会。弗尔维奥声言他已同当地游击队领袖接过头,他们也将参加推翻暴政的战斗。他实际上已同神父秘密商定,大屠杀开始时他将得到人身安全的保证。只有他一个人不穿红背心。当“兄弟”们在田野上列成一排去迎接手持棍棒和草耙的农民队伍时,阿隆桑方头一个知道了将会有什么事情发生。面对着这群杀气腾腾的农民,“兄弟”们简直给吓坏了。瓦尼开了第一枪,伤了个孩子。阿隆桑方接着向瓦尼开枪,马上又跑上前去拥抱他。除了阿隆桑方外,所有人都被棍棒打死或草耙叉死。阿隆桑方带上弗尔维奥夺路而逃。
跑到田野边上,喘息未定的阿隆桑方兴高采烈地对弗尔维奥说:“你瞧,农民们参加了我们的事业。他们都手拉着手跳萨尔塔列洛舞。有个小姑娘笑了。大家都在拍着手掌,互相拥抱。”弗尔维奥在恍惚中仿佛真的看到了这幅景象,他把阿隆桑方脱下的红背心穿到了自己的身上。这时,士兵们从地平线上出现。其中一个开枪打死了弗尔维奥,换上了弗尔维奥衬衫的阿隆桑方则安然脱险,准备投身于另一场斗争。影片到此结束。
《阿隆桑方》以181 6年拿破仑战败后各国君主纷纷爬上王位的“复辟时期”作为影片故事背景。它既是历史片,又不是历史片。上一世纪初的“复辟时期”令人明白无误地想到本世纪70年代抗议运动陷入低潮后激进分子们所处的保守的思想情绪气氛。塔维亚尼兄弟在某种程度上不无受到这些情绪的影响而在影片中描写了笼罩着先前激进分子的绝望的征兆。
影片主人公弗尔维奥·英布里阿尼是伦巴底的贵族,因参加秘密革命组织“圣洁兄弟会”而被捕入狱,在长期监禁后突然获得开释。他和先前的战友见面并意识到,对他们来说时间还是停留在多年以前,他们不愿意看到环境的变化,还是像从前那样自认为是“人民的解放者”。但弗尔维奥已是另外一个人,铁窗生涯摧毁了他的精神,他已经不能坚持下去,一心想获得安宁。他的战友们起初怀疑他叛变并对他进行刑讯,但后来还是认定他无辜。弗尔维奥回家后先是经历了几天恍惚和梦魇,继而“清醒”过来。他的“清醒”也很有象征性,这是与以往幻觉的一切遗迹、与过去的理想彻底告别的“清醒”。弗尔维奥希望保持平静和幸福,封闭在家庭圈子里和古色古香的城堡里,但他“退出游戏”只能以叛变为代价。他出卖了三次:他没有向“兄弟”们警告士兵已在他家设下埋伏,他杀害了自己的战友,最后,他通过神父向当局告发了“圣洁兄弟会”所策划的最后革命行动。
弗尔维奥为什么要叛变?对此,影片作者们似乎没有作出明确的判断。“兄弟”之一里昂来洛对弗尔维奥说过,“你太聪明了,你能了解我们连想都没有想到的东西,我们总是迟了半拍或是早了半拍。”“圣洁兄弟会”的人们也许是直觉地了解他们企图组织不敢反抗的农民举行起义毫无希望,见到他们的乌托邦活动正走进死胡同,但他们还是决定与命运相抗争。“他不想再次为了乌托邦剥夺自己从前已被剥夺过的一切,即个人生活,隐蔽的愿望,对音乐的爱好,父辈的感情,家庭的温馨,成功及爱情。”——塔维亚尼兄弟曾企图这样来解释影片主人公行动的动机。有些评论家得出结论:影片表现的是两种截然对立的人,即以弗尔维奥为代表的“生物人”和以“圣洁兄弟会”为代表的“历史的人”之间的冲突。其实,如果说弗尔维奥置其个人生活于社会之上、向往市侩式的幸福确有其“生物性”的话,“圣洁兄弟会”却无论如何不能视作他的对应物。他们不愿意考虑具体的历史条件,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之中,他们发动农民造反无非是一种“逃向未来”的尝试,是企图挣脱他们当前艰难处境的一种乌托邦式的、注定要失败的努力,毫无“历史感”可言。阿隆桑方在影片结尾给弗尔维奥造成幻觉的那一席话,可称之为“想象的政权”或“想象夺权”,但毕竟也只是《圣米歇尔有一只公鸡》中的马涅里的那种“想象”。“阿隆桑方”(Allonsanfan)原是法国国歌《马赛曲》的第一个词组(Alionsenfants)的谐音,意为“前进,(祖国的)儿女们”,影片作者用其作为片名及主人公的名字,似乎是要号召人们作进一步的斗争,但细加分析,这毋宁是对无力、绝望的一种承认。像阿隆桑方、瓦尼这样一些没有头脑的狂热分子很难有所作为,这些符号化的象征人物跟1968年的造反青年也相距甚远。
影片表现的是一段叛徒的故事吗?是,但又不仅仅是。这还是一部揭露“知识分子的革命性”和“戏剧化的革命主义”的影片,它可以被理解为试图对导致60年代末70年代初政治对抗运动失败的原因作出的一种独特的解释,将影片情节加以这样“现代化”并非牵强附会,观众正是从这方面来感受《阿隆桑方》并对其进行思考的。
塔维亚尼兄弟的这些才华洋溢而又充满矛盾的寓言片,反映了西方激进知识分子在寻找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的解决办法而又找不到这些办法时产生于他们意识中的惊恐不安、茫然失措及其过程。这些影片为后人研究西方这段政治史和文化史的若干方面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形象的记载。
 
03-关于导演: 塔维尼兄弟 (Brother Taviani)
维托里奥·塔维尼
兄弟合影
保罗·塔维尼
维托里奥·塔维尼
兄弟合影
保罗·塔维尼

 

 中文名: 保罗·塔维尼
英文名: Paolo Taviani
性 别: 男
生 日: 1931-11-08
角 色:导演,编剧
这一对意大利著名的导演兄弟,分别生于1929年9月20日维托里奥和1931年11月8日保罗。在大学期间,他们学的分别是法律和艺术,他们的创作活动开始于在比萨和罗马组织电影俱乐部。1954年-1959年拍摄了几部小型纪录片,其中包括反映意大利抵抗运动的影片《圣米尼阿托:44年7月》(1954)。与他人合写了纪录片《意大利不是富国》(1960)的脚本。
1962年与导演瓦·奥尔西尼合作执导了《一个将被烧死的人》获得威尼斯电影节奖,这是一部粗糙的纪实风格影片,该片由于表现了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而成为奠定意大利“政治电影”流派基础的首批作品之一。
塔维亚尼兄弟的另一部影片《违法婚姻》(1964)被他们自己称为“小小片”,影片由8个以离奇可笑的线索连缀起来的片断组成,其中提出了意大利的离婚问题。几年之后,在塔维亚尼兄弟独立拍摄的影片《颠覆者》(1967)中,显示了两位导演拍摄左派政治电影的雄心壮志。影片通过对意共左派领袖陶里亚蒂死后四个左派成员的不同命运,反映了60年代意大利左派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探索的艰难而充满矛盾的现实。“《颠覆者》是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共 党左派进行自我批判的最有趣的文献之一”。
1969年,他们执导了影片《天蝎星座》,在这部寓言形式的影片中,导演们描述了一群惊慌于火山爆发而试图在异域建立新社会的岛上居民。这个年代模糊语焉不详的故事运用复杂的形象化结构和直接的政治现实素材,为观众展示了一副阴暗的图景。
塔维亚尼兄弟进一步的创作在许多方面体现了意大利左翼激进运动的产生、发展和衰落。1971年、1974年和1979年,他们分别执导了最讲究形式和视觉美感的《圣·米凯莱有一只公鸡》、反映意大利革命后复辟历史《阿隆桑芳》以及一部《林中草地》。
1977年他们为意大利电视台执导了影片《我父我主》,影片根据长篇小说《我父我主,牧童的教育》改编,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和国际影评人联合会奖。影片以集锦片的形式描述了一个撒丁岛的牧童二十年的成长经历,反映了当时意大利社会父与子、贫与富、新与旧、工业文明与民族传统之间的冲突。
1984年,他们执导了影片《卡奥斯》,这又是一部寓言式的集锦片,讲述了西西里地区的若干民间故事。影片根据意大利著名小说家皮兰德娄描写故乡的几个短篇小说改编而成,影片的片名在意大利语中有杂乱无章的意思,但同时又是皮兰德娄的家乡的村名。影片根据五篇小说重新做了叙事性的抒情和讽喻隐喻性的构想,组成了影片的序幕、情节和尾声。这些小说是:《米德扎罗的大乌鸦》、《另一个儿子》、《月光症》、《瓦罐》和《安魂曲》。《和母亲的谈话》作为影片的结尾和高潮,是由导演根据自己的故事拍摄的。这些风格、体裁特点各不相同的小说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这个杂处而融一的矛盾整体,正是通过多样性的语言形式、风格、体裁给两位导演开拓了统一与总的人道主义思想的自由叙事道路。
1987年,两位导演将他们对于电影的热爱和对民族传统的热爱融合到影片《早安巴比伦》中,描述了一对意大利建筑家族中的兄弟在世纪之初的好莱坞的一段经历。影片充满诗意的美和对欧洲艺术传统的骄傲。
进入90年代,这对导演兄弟又拍摄了《子夜的太阳》、《花月》、《你在笑》等作品,影片延续了以往作品的风格特点和艺术水准。
导演作品
Resurrezione (2001)
You're Laughing (1998)
蝴蝶 Fiorile (1993)
早安巴比伦 Good Morning, Babylon (1987)
卡奥斯 Kaos (1985)
疾走繁星夜 Notte di San Lorenzo, La (1983)
吾父,吾主 Padre padrone (1977)
阿隆桑芳 Allonsanfan (1976)
圣·米凯莱有过一只公鸡 San Michele aveva un gallo (1972)
天蝎星座 Sotto il segno dello scorpione (1969)
颠覆者 Sovversivi, I (1967)
违法婚姻 Fuorilegge del matrimonio, I (1963)
一个将被烧死的人 Uomo da bruciare (1962)
San Miniato, luglio (1954)
编剧作品
Resurrezione (2001)
You're Laughing (1998)
浪漫年代 Affinità elettive, Le (1996)
蝴蝶 Fiorile (1993)
子夜的太阳 Night Sun (1990)
早安巴比伦 Good Morning, Babylon (1987)
卡奥斯 Kaos (1985)
疾走繁星夜 Notte di San Lorenzo, La (1983)
吾父,吾主 Padre padrone (1977)
阿隆桑芳 Allonsanfan (1976)
圣·米凯莱有过一只公鸡 San Michele aveva un gallo (1972)
天蝎星座 Sotto il segno dello scorpione (1969)
颠覆者 Sovversivi, I (1967)
San Miniato, luglio (1954)

======================================================
塔维亚尼兄弟   意大利两位电影导演。同胞兄弟。兄名维托里奥,弟名帕奥罗。出生于圣米尼亚托。父亲是一位律师,因反法西斯而被当局杀害。塔维亚尼兄弟曾就读于比萨大学,维托里奥学法律、帕奥罗学艺术。他们在校时期对电影发生了兴趣,常以电影俱乐部组织者和电影评论员身份参与电影工作。1954~1959年,他们拍过几部有关意大利抵抗运动的纪录片,并担任过荷兰纪录电影大师J.伊文思的助理导演。1962年,塔维亚尼兄弟与导演V.奥尔西尼合作拍摄了《一个将被烧死的人》一片(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由于影片反映了迫切的社会政治问题,因而被认为是最早的具有政治电影萌芽因素的影片之一。由5个插曲组成、具有怪诞喜剧风格的《不法婚姻》(1963)一片反映了意大利的离婚问题。
塔维亚尼兄弟是一对在思想倾向和艺术原则上达到高度和谐一致的导演兄弟,他们在60年代后半期和70年代拍摄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影片,有的接连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使他们成为国际上知名的意大利导演。他们拍摄的这些政治影片、尽管有的表现出极“左”思潮的影响,但是它们往往包含着复杂的哲理性和多义性。具有丰富的隐喻和寓意,可作多种解释,并引起思考,故又有“政治思考片”之称。例如表现60年代意大利知识分子主题的《打倒者们》(1967),描写移民与土著、先进与落后、父辈与子辈矛盾冲突的《在天蝎座标记下》(1969),表现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幻灭和结局的《在圣米歇尔有一只公鸡》(1972);借古喻今的《阿隆桑芳》(1974),描写一个青年牧民顽强反抗压迫、愚昧、落后的《一家之主的父亲》(1977,获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和国际影评联合会奖)以及反映现代意大利青年精神状态的《草地》(1979)等。象其他一些受极“左”思潮影响较深的政治电影导演一样,塔维亚尼兄弟在《草地》一片中也表现出一种悲观幻灭的情绪。
他们在80年代初又回到抵抗运动题材上来,《圣洛伦索之夜》(1981,获戛纳国际电影节特别奖)一片描写他们在战争中的经历和体验。1984年他们根据L.皮兰德娄的小说改编并拍摄了寓言片《混乱》。1985年他们去美国好莱坞合作拍摄向D.W.格里菲斯表示敬意的《你好,巴比伦!》。(百度百科)
===============================================
 維多里奧 塔維安尼(Vittorio Taviani)和弟弟保羅 塔維安尼(Paolo Taviani)是影史上著名的兄弟檔導演,在義大利影壇享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出生於1929和1931年,哥哥維多里奧大學主修法律,弟弟保羅專攻藝術,兩人在看了羅塞里尼的Paisa後決心踏入電影圈,自此以塔維安尼兄弟名號闖蕩影壇。他們以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手法拍攝《我父我主, My Father My Master》,反映了當時社會父與子、貧與富、新與舊、工業文明與民族傳統之間的衝突,平實感人的氣氛,替他們贏得坎城影展金棕櫚和費里西國際影評人獎,之後再以《疾走繁星夜, Night of the Shooting Stars》獲得坎城評審團大獎。

 塔維安尼兄弟作品總是直接觸及歷史命題,透過各式的語言、電影風格和拍攝題材,多方探討政治和民族運動的發展和衰落,早期作品如《天蠍星, Under the Sign of Scorpio》、《聖米歇爾有隻公雞, St, Michael Had a Rooster》、《阿隆桑芳, Allonsanfan》表達了義大利左翼激進運動的反思,其餘著名的還有《早安巴比倫, Good Morning Babylon》、《野花, Wild Flower》、《浪漫年代, The Elective Affinities》等。

 60年DAIKAI始縱橫影壇至今,塔維安尼兄弟總計共18部作品問世,曾獲得29座獎項和4次提名入圍。他們的電影帶有濃濃的人道主義思想,兼具詩意美感和歐洲藝術水準,是台灣觀眾尚未熟悉卻值得細細品味的國際級導演。《雲雀山莊的情人, The Lark Farm》是他們暌違10年後的最新力作,機會難得不容錯過。(这里)

04-主要演员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
 
姓名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Marcello Mastroianni
出生日 1924年9月28日
出生地 意大利Fontana Liri
逝世日 1996年12月19日
逝世地 法国巴黎
国家/地区 意大利

职业 演员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马斯楚安尼的墓碑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马斯楚安尼的墓碑
 

生平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1924年生于 意大利亚平宁山区一个叫Fontana Liri的小村庄。出生时全名Marcello Vincenzo Domenico Mastroianni。在都灵及罗马长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被德国纳粹关入集中营,后设法逃脱,藏匿在威尼斯。1945年加入电影业。起先在“鹰狮电影”(Eagle Lion Films)的罗马分部工作,并开始上表演课。他加入一个戏剧俱乐部,在那里被导演鲁奇诺·维斯康蒂所发现。他的银幕初次亮相是1948年电影《悲惨世界》(I miserabili)。继1955年的《磨坊主的美丽妻子》(La bella mugnaia)后不久,他得以出演1957年维斯康蒂《白夜》(Le notti bianche,托斯妥耶夫斯基同名小说改编)的男主角,1958年又在Mario Monicelli的喜剧《麦当那街的大买卖》(I soliti ignoti)中饰演窃贼;很快名声鹊起。但最终令他成为国际巨星的是1960年费里尼的《甜蜜生活》(La dolce vita):他与安妮塔·埃克伯格同台,演一个充满幻灭感、自我厌倦的小报记者,整日整夜在纸醉金迷的罗马上流社会混迹。诡吊的是,此片为他赢得“拉丁情人”的美誉。但马斯楚安尼对此并不认帐,为了打破刻板印象,他在一生之中接了无数弱势、无能、被动的男性角色。他的下一个重要角色是1961年费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饰演一位创作枯竭的电影导演,自我怀疑并为情事困扰;从此马斯楚安尼成为费里尼最主要的御用演员,他们的合作晚至1986年的《金泽与佛莱德》(Ginger e Fred,马氏演一位重新登上电视节目的年华老去的舞者)。马斯楚安尼的其他重要银幕角色包括:安东尼奥尼导演《夜》(La notte,1961)中的事业疲软、经历姻婚危机的小说家,皮亚托·杰米导演《意大利式离婚》(Divorzio all'italiana, 1961)中追求表妹的西西里已婚贵族,以及德·西卡导演的《昨天,今天,明天》──马斯楚安尼与其银幕情侣索菲娅·罗兰搭档的代表作之一。晚年他也得以和希腊导演安哲罗普洛斯、苏联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等进行了一系列国际化的合作。1996年因胰腺癌在法国巴黎过世。意大利抽空了《甜蜜生活》曾取景的罗马许愿池,覆以黑天鹅绒,以示哀悼。


[编辑] 作品
[编辑] 获奖
[编辑] 逸事
早年在戏剧学校Centro Universiatio Teatrale上课时,与导演维斯康蒂相识,得以出演后者执导的话剧《欲望号街车》。同一时期他认识了意大利女演员安娜·玛尼亚尼和导演费德里柯·费里尼。


1948年与意大利演员卡拉佩拉结婚,这段婚姻维系到马斯楚安尼过世。但马斯楚安尼一生中有不少情人,最著名的是法国国宝级女演员凯瑟琳·德纳芙。二人在1971年至1975年间关系紧密,同时也搭档出演了几部电影。生有一女,基娅拉·马斯楚安尼。马斯楚安尼在母女二人的守护下过世。他的另一个著名情人是美国女演员费·唐纳薇


马斯楚安尼因《意大利式离婚》、《特别的一天》(Una giornata particolare, 1977)和《黑眼睛》(Oci ciornie, 1987)获三次奥斯卡提名,是奥斯卡历史上凭借外语表演获得多次提名的纪录保持者。凭外语表演获两次提名的有索菲娅·罗兰、丽芙·乌尔曼以及伊莎贝尔·阿佳妮。


在一次访谈里说,费里尼找他出演《甜蜜的生活》是因为觉得他长了一副“极端平庸的面孔”。


1960年在《甜蜜的生活》中合作时,费里尼给马斯楚安尼起了"Snaporaz"的呢称。20年后费里尼执导《女人城》(La Città Delle Donne, 1980),马斯楚安尼出演的男主角名叫Snaporaz。

[编辑] 言论
(当被问到什么领他执着于电影事业时) 在镜头前,我感到充实和满足。其他时候,我觉得空虚和迷茫。
我只有在出演电影的时候才存在。
我并不是个性瘾者。
(关于女人) 女人是太阳,一种特异的生物,超乎想象。女人也是冲突的构成元素。你和谁争?然当是和女人;不是和朋友,因为朋友之为朋友早已接纳了你的一切缺陷。除此之外,女人是母亲──难道我们已然忘了这一点?
我真搞不懂这些美国演员怎么费这么大劲去同感他们的角色。对我来说,直接上去演就完了。很过瘾,根本没什么可折磨人的。
一大早用豪华轿车接你走,一路送到工作室,把漂亮姑娘塞到你怀里……他们把这叫一种“职业”?别逗了!
每年我们都需要一个聚焦人物去吸引公众、取悦女孩子们。
[编辑] 链接
Marcello Mastroianni
Marcello Mastroianni英文维基百科页
从门进来,从窗出去毛尖,原载于《慢慢微笑:毛尖自选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转自中文电影百科

 
----------------------------------------

马切洛·马斯楚安尼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切洛·马斯楚安尼
Marcello Mastroianni
File:Mastroianni.jpg

演员 原名 Marcello Vincenzo Domenico Mastroianni
出生 1924年9月26日(1924-09-26)
意大利弗罗西诺内省方塔那莉莉
逝世 1996年12月19日 (72岁)
法国巴黎
配偶 弗罗拉卡拉贝拉(1926-1996)
活跃年代 1947年—1996年
▲奖项 英国电影学院奖
Best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1963 Divorce, Italian Style
1964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凯撒电影奖
Honorary César
1993 Lifetime Achievement
金球奖
Best Actor - Motion Picture Musical or Comedy
1963 Divorce, Italian Style
其他奖项
Best Actor Award (Cannes Film Festival)
1970 The Pizza Triangle
1987 Dark Eyes
Volpi Cup for Best Actor
1989 What Time Is It?
Volpi Cup for Best Supporting Actor
1993 Un, deux, trois, soleil
NBR Award for Best Cast
1994 Prêt-à-Porter
马切洛·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1924年9月28日-1996年12月19日),意大利国宝级演员、威尼斯影展艺术电影展影帝,1949年起在电影演出,曾经以《意大利式离婚》、《特别的一天》三次入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却未得奖;前妻是法国著名女影星凯撒琳·丹尼芙,两人女儿现仍是欧洲影星;马斯楚安尼以他温文儒雅微笑形象及演技,让一世代影迷印象深刻,与意大利大导演费里尼搭挡演出尤为人所称道;1996年癌症逝世。

目录
1 传记
1.1 早年
2 影片年表
3 参见

 

弗罗拉·卡拉贝拉(Flora Carabella)
凯撒琳·丹尼芙(Catherine Deneuve)
传记
早年
罗马大学建筑学系夜间部毕业;在学时期即参预剧团舞台剧演出。
“拉丁情人”封号:与妻子弗罗拉·卡拉贝拉(Flora Carabella)维持45年婚姻关系,同在1996年故逝{妻早数月先逝};与法国美艳影星凯撒琳丹尼芙未婚生一女,当马斯楚安尼病逝家宅时,凯撒琳丹尼芙与女儿随侍在侧。
一生演出电影120部,与索非娅·罗兰演出10部最多;苏菲亚罗兰笑回忆说,几乎差一些被马斯楚安尼魅力征服,当成他女友。
影片年表 参见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的Marcello Mastroianni
Obituary, CNN
Chris Fujiwara, "Dream lover: Marcello Mastroianni at the MFA"
Marcello Mastroianni's Gravesite

Filmography

Actor:
  1. Viagem ao Princ韕io do Mundo (1997) .... Manoel
    ... aka Journey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World
    ... aka Voyage au d閎ut du monde (France)
    ... aka Voyage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World (USA)
  2. Trois vies & une seule mort (1996) .... Mateo Strano/Georges Vickers/Butler/Luc Allamand
    ... aka Three Lives and Only One Death (USA)
    ... aka Tr阺 Vidas E Uma S? Morte (Portugal)
  3. Sostiene Pereira (1996) .... Pereira
    ... aka According to Pereira (USA)
    ... aka Afirma Pereira (Portugal)
    ... aka Pereira Declares
    ... aka Pereira pr閠end (France)
  4. Al di l? delle nuvole (1995) .... The Man of All Vices
    ... aka Al di l? delle nuvole (Italy)
    ... aka Beyond the Clouds (USA)
    ... aka Jenseits der Wolken (Germany)
    ... aka Par-del? les nuages (France)
  5. Les cent et une nuits de Simon Cin閙a (1995) .... L'ami italien/The Italian Friend
    ... aka A Hundred and One Nights
    ... aka A Hundred and One Nights of Simon Cinema
    ... aka Les cent et une nuits (France: short title)
  6. A che punto ? la notte (1995) (TV) .... Salvatore Santamaria
  7. Pr阾-?-Porter (1994) .... Sergei / Sergio
    ... aka Pr阾-?-Porter: Ready to Wear (Canada: English title)
    ... aka Ready to Wear
  8. Un, deux, trois, soleil (1993) .... Constantin Laspada, le p鑢e
    ... aka 1, 2, 3, Sun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9. De eso no se habla (1993) .... Ludovico D'Andrea
    ... aka Di questo non si parla (Italy)
    ... aka I Don't Want to Talk About It (USA)
    ... aka We Don't Want to Talk About It (UK)
  10. Used People (1992) .... Joe Meledandri
  11. Le voleur d'enfants (1991) .... Bigua
    ... aka El ladr髇 de ni鄌s (Spain)
    ... aka Il ladro di ragazzi (Italy)
    ... aka The Children Thief
  12. To meteoro vima tou pelargou (1991) .... Missing Politician
    ... aka Le pas suspendu de la cigogne (France) (Switzerland: French title)
    ... aka Μετ?ωρο β?μα του πελαργο?, Το (Greece)
    ... aka Il passo sospeso della cigogna (Italy)
    ... aka The Suspended Step of the Stork
  13. Verso sera (1991) .... Prof. Bruschi
    ... aka Dans la soir閑 (France)
    ... aka Towards Evening
  14. Cin cin (1991) .... Mr. Cesareo Grimaldi
    ... aka A Fine Romance (USA)
    ... aka A Touch of Adultery (UK: video title)
  15. Stanno tutti bene (1990) .... Matteo Scuro
    ... aka Everybody's Fine (USA)
    ... aka Ils vont tous bien! (France)

  16. Che ora ?? (1989) .... Marcello, The Father
    ... aka Quelle heure est-il? (France)
    ... aka What Time Is It?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17. Splendor (1989) .... Jordan
    ... aka Splendor (France) (UK)
  18. "Piazza Navona" (2 episodes, 1988)
        - Cuore di ladro (1988) TV episode
        - Il mitico Gianluca (1988) TV episode
  19. Oci ciornie (1987) .... Romano
    ... aka Dark Eyes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20. Miss Arizona (1987) .... Sandor Rozsnyai
  21. Ginger e Fred (1986) .... Pippo Botticella/Fred
    ... aka Federico Fellini's Ginger & Fred (USA: DVD box title)
    ... aka Ginger and Fred (USA)
    ... aka Ginger et Fred (France)
    ... aka Ginger und Fred (West Germany)
  22. O melissokomos (1986) .... Spyros
    ... aka Μελισσοκ?μος, Ο (Greece)
    ... aka Il volo (Italy)
    ... aka L'apiculteur (France)
    ... aka The Beekeeper
  23. I soliti ignoti vent'anni dopo (1985) .... Tiberio
    ... aka Big Deal After 20 Years (USA)
  24. Maccheroni (1985) .... Antonio Jasiello
    ... aka Macaroni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USA: video title)
  25. Le due vite di Mattia Pascal (1985) .... Mattia Pascal
    ... aka Die zwei Leben des Mattia Pascal (West Germany)
    ... aka La doppia vita di Mattia Pascal (Italy)
    ... aka The Two Lives of Mattia Pascal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literal title)
  26. Enrico IV (1984) .... Enrico IV
    ... aka Henry IV (USA)
  27. Il generale dell'armata morte (1983) .... General Ariosto
    ... aka L'armata ritorna (Italy: alternative title)
    ... aka Le g閚閞al de l'arm閑 morte (France)
    ... aka The General of the Dead Army (USA)
  28. Storia di Piera (1983) .... Lorenzo
    ... aka Die Geschichte der Piera (West Germany)
    ... aka L'histoire de Piera (France)
    ... aka The Story of Piera
  29. Gabriela, Cravo e Canela (1983) .... Nacib
    ... aka Gabriela (USA)
  30. Oltre la porta (1982) .... Enrico Sommi
    ... aka Behind the Door
    ... aka Beyond Obsession (USA: video title)
    ... aka Beyond the Door (USA)
    ... aka Jail Bird
    ... aka The Secret Beyond the Door
  31. La nuit de Varennes (1982) .... Casanova, Chevalier de Seingalt
    ... aka Il mondo nuovo (Italy)
    ... aka That Night in Varennes (UK)
    ... aka The Night of Varennes (Europe: English title)
  32. La pelle (1981) .... Curzio Malaparte
    ... aka La peau (France)
    ... aka The Skin
  33. Fantasma d'amore (1981) .... Nino Monti
    ... aka Fant鬽e d'amour (France)
    ... aka Zwei Gesichter einer Frau (West Germany)
  34. La citt? delle donne (1980) .... Sn鄍oraz
    ... aka City of Women (USA)
    ... aka La cit? des femmes (France)
  35. La terrazza (1980) .... Luigi
    ... aka La terrasse (France)
    ... aka The Terrace
  36. Appunti su la citt? delle donne (1980) (TV)

  37. L'ingorgo - Una storia impossibile (1979) .... Marco Montefoschi
    ... aka Black Out in Autostrada (Italy: DVD title)
    ... aka El gran atasco (Spain)
    ... aka L'ingorgo (Italy: short title)
    ... aka Le grand embouteillage (France)
    ... aka Stau (West Germany)
    ... aka Traffic Jam (USA)
  38. Fatto di sangue fra due uomini per causa di una vedova - si sospettano moventi politici (1978) .... Rosario Maria Spallone
    ... aka Blood Feud (Australia) (USA)
    ... aka Revenge (USA: recut version)
  39. Cos? come sei (1978) .... Giulio Marengo
    ... aka As? como eres (Spain)
    ... aka Stay as You Are (USA)
    ... aka Stay the Way You Are
  40. Ciao maschio (1978) .... Luigi Nocello
    ... aka Bye Bye Monkey (USA)
    ... aka R陃e de singe (France)
  41. Le mani sporche (1978) (TV) .... Hoederer
  42. Giallo napoletano (1978) .... Raffaele Capece
    ... aka Atrocious Tales of Love and Revenge
    ... aka Neapolitan Mystery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 aka Neapolitan Thriller
  43. Doppio delitto (1977) .... Bruno Baldassarre
    ... aka Double Murder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 aka Double Murders
    ... aka Enqu阾e ? l'italienne (France)
  44. Mogliamante (1977) .... Luigi De Angelis
    ... aka Lover, Wife
    ... aka Wifemistress
  45. Una giornata particolare (1977) .... Gabriele
    ... aka A Special Day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USA: dubbed version)
  46. Signore e signori, buonanotte (1976) .... Paolo T. Fiume
    ... aka Goodnight, Ladies and Gentlemen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literal title)
    ... aka Mesdames et messieurs bonsoir (France)
  47. Todo modo (1976) .... Don Gaetano
    ... aka Todo Modo (France)
  48. Culastrisce nobile veneziano (1976) .... Marchese Luca Maria
    ... aka Lunatics and Lovers (USA)
  49. La donna della domenica (1975) .... Commissioner Salvatore Santamaria
    ... aka La femme du dimanche (France)
    ... aka The Sunday Woman (USA)
  50. Per le antiche scale (1975) .... Professor Bonaccorsi
    ... aka Down the Ancient Staircase
    ... aka Down the Ancient Stairs
    ... aka En descendant les marches d'antan (France: festival title)
    ... aka Vertiges (France)
  51. Divina creatura (1975) .... Michele Barra
    ... aka The Divine Nymph (USA)
  52. La pupa del gangster (1975) .... Charlie Colletto
    ... aka Get Rita
    ... aka Gun Moll (Philippines: English title)
    ... aka La p閜閑 du gangster (France)
    ... aka Lady of the Evening
    ... aka Oopsie Poopsie
    ... aka Poopsie
    ... aka Poopsie & Co. (USA: reissue title)
    ... aka Sex Pot (USA: reissue title)
  53. Allonsanf鄋 (1974) .... Fulvio Imbriani
    ... aka Allonsanfan (Italy: alternative spelling) (USA)
  54. Touche pas ? la femme blanche (1974) .... George A. Custer
    ... aka Don't Touch the White Woman! (USA: video title)
    ... aka Non toccare la donna bianca (Italy)
  55. Salut l'artiste (1973) .... Nicolas Montei
    ... aka Hail the Artist
    ... aka L'idolo della citt? (Italy)
    ... aka The Bit Player
  56. Rappresaglia (1973) .... Father Pietro Antonelli
    ... aka Massacre in Rome (UK) (USA)
    ... aka Repr閟ailles (France)
  57. L'関閚ement le plus important depuis que l'homme a march? sur la lune (1973) .... Marco Mazetti
    ... aka A Slightly Pregnant Man (UK)
    ... aka Niente di grave, suo marito ? incinto (Italy)
  58. La grande bouffe (1973) .... Marcello
    ... aka Blow Out (UK: DVD title)
    ... aka Blow-Out (UK)
    ... aka La grande abbuffata (Italy: dubbed version)
    ... aka The Grande Bouffe (USA)
    ... aka The Great Feed (Europe: English title)
  59. Mordi e fuggi (1973) .... Giulio Borsi
    ... aka Dirty Weekend (USA)
    ... aka Rapt ? l'italienne (France)
  60. Che? (1972) .... Alex
    ... aka Diary of Forbidden Dreams (USA: recut version)
    ... aka Quoi? (France)
    ... aka Was? (West Germany)
    ... aka What?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61. Liza (1972) .... Giorgio
    ... aka La cagna (Italy)
    ... aka Liza (France)
    ... aka Liza: Love to Eternity (Australia)
    ... aka Love to Eternity (UK)
    ... aka Melampo
  62. 閍 n'arrive qu'aux autres (1971) .... Marcello
    ... aka It Only Happens to Others (USA)
    ... aka Tempo d'amore (Italy)
  63. La moglie del prete (1971) .... Don Mario Carlesi
    ... aka La femme du pr阾re (France)
    ... aka The Priest's Wife
  64. Correva l'anno di grazia 1870 (1971) (TV) .... Augusto Parenti
    ... aka 1870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65. Scipione detto anche l'africano (1971) .... Scipione l'Africano
    ... aka Scipio the African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66. Permette? Rocco Papaleo (1971) .... Rocco
    ... aka Chicago Story (UK)
    ... aka Excuse Me, My Name Is Rocco Papaleo
    ... aka Le ravi (France: cable TV title)
    ... aka My Name Is Rocco Papaleo (USA)
  67. Giochi particolari (1970) .... Sandro
    ... aka Le voyeur (France)
    ... aka The Voyeur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68. Leo the Last (1970) .... Prince Leo
  69. I girasoli (1970) .... Antonio
    ... aka Les fleurs du soleil (France)
    ... aka Sunflower (USA)
  70. Dramma della gelosia (tutti i particolari in cronaca) (1970) .... Oreste
    ... aka Drama of Jealousy
    ... aka El demonio de los celos (Spain)
    ... aka Jealousy, Italian Style
    ... aka The Motive Was Jealousy
    ... aka The Pizza Triangle

  71. Diamonds for Breakfast (1968) .... Grand Duke Nicholas Wladimirovitch Goduno
  72. Amanti (1968) .... Valerion
    ... aka A Place for Lovers (USA)
    ... aka Le temps des amants (France)
  73. Questi fantasmi (1967) (uncredited) .... Il fantasma
    ... aka Fant鬽es ? l'italienne (France)
    ... aka Ghosts - Italian Style (USA)
  74. Lo straniero (1967) .... Arthur Meursault
    ... aka Amare per vivere (Italy)
    ... aka L'閠ranger
    ... aka The Stranger
  75. Spara forte, pi? forte, non capisco (1966) .... Alberto Saporito
    ... aka Shoot Loud, Louder... I Don't Understand
  76. Poppies Are Also Flowers (1966) .... Inspector Mosca
    ... aka Danger Grows Wild (UK)
    ... aka Mohn ist auch eine Blume (Austria)
    ... aka Op閞ation opium (France)
    ... aka The Opium Connection (USA: video title)
    ... aka The Poppy Is Also a Flower (USA: promotional title)
  77. Io, io, io... e gli altri (1966) .... Peppino Marassi
    ... aka Me, Me, Me... and the Others (USA)
  78. La decima vittima (1965) .... Marcello Polletti
    ... aka La dixi鑝e victime (France)
    ... aka The 10th Victim
    ... aka The Tenth Victim (UK)
  79. Casanova '70 (1965) .... Major Andrea Rossi-Colombotti
  80. Oggi, domani, dopodomani (1965) .... Mario (segment "L'uomo dei 5 palloni")/Michele (segment "L'ora di punta", "La moglie bionda")
    ... aka Aujourd'hui, demain et apr鑣-demain (France: DVD title)
    ... aka Kiss the Other Sheik (USA)
    ... aka The Man, the Woman and the Money (USA)
  81. L'uomo dei cinque palloni (1965) .... Mario
    ... aka Break up (Italy: longer version)
    ... aka Break up, erotisme et ballons rouges (France: longer version)
    ... aka The Man with the Balloons
  82. Matrimonio all'italiana (1964) .... Domenico Soriano
    ... aka Mariage ? l'italienne (France)
    ... aka Marriage Italian-Style (USA)
  83. Ieri, oggi, domani (1963) .... Carmine Sbaratti/Renzo/Augusto Rusconi
    ... aka Hier, aujourd'hui et demain (France)
    ... aka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USA)
    ... aka Yesterday, Today, Tomorrow (UK)
  84. I compagni (1963) .... Professor Sinigaglia
    ... aka Les camarades (France)
    ... aka The Organizer (USA)
    ... aka The Strikers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85. 8? (1963) .... Guido Anselmi
    ... aka Federico Fellini's 8 1/2 (USA)
    ... aka Federico Fellini's 8? (USA: complete title)
    ... aka Huit et demi (France)
  86. Cronaca familiare (1962) .... Enrico
    ... aka Family Diary (USA: original subtitled version)
    ... aka Family Portrait (USA)
  87. Vie priv閑 (1962) .... Fabio Rinaldi
    ... aka A Very Private Affair (UK) (USA)
    ... aka Vita privata (Italy)
  88. Divorzio all'italiana (1961) .... Ferdinando Cefal?
    ... aka Divorce - Italian Style (USA)
  89. Fantasmi a Roma (1961) .... Reginaldo di Roviano/Federico di Roviano/Gino
    ... aka Ghosts of Rome (USA: TV title)
    ... aka Phantom Lovers (UK)
  90. L'assassino (1961) .... Nello Poletti
    ... aka L'assassin (France)
    ... aka The Assassin (USA)
    ... aka The Ladykiller of Rome (USA: dubbed version)
  • La notte (1961) .... Giovanni Pontano
    ... aka La nuit (France)
    ... aka The Night (UK)
  • Adua e le compagne (1960) .... Piero Salvagni
    ... aka Adua and Company
    ... aka Adua and Her Friends (USA: festival title)
    ... aka Hungry for Love (UK)
    ... aka Love a la Carte (USA)
  • Il bell'Antonio (1960) .... Antonio Magnano
    ... aka Bell' Antonio (USA)
    ... aka Le bel Antonio (France)
  • La dolce vita (1960) .... Marcello Rubini
    ... aka La Dolce Vita (UK) (USA)
    ... aka La dolce vita (France)
    ... aka La douceur de vivre (France: alternative title)

  • Ferdinando I. re di Napoli (1959) .... Gennarino
  • Tutti innamorati (1959) .... Giovanni
    ... aka Everyone's in Love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 La legge (1959) .... Enrico Tosso, the Engineer
    ... aka La loi (France)
    ... aka The Law
    ... aka Where the Hot Wind Blows! (USA)
  • Un ettaro di cielo (1959) .... Severino Balestra
    ... aka Piece of the Sky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 Il nemico di mia moglie (1959) .... Marco Tornabuoni
    ... aka My Wife's Enemy
  1. I soliti ignoti (1958) .... Tiberio
    ... aka Big Deal on Madonna Street (USA)
    ... aka Persons Unknown (UK)
  2. Amore e guai (1958) .... Franco
    ... aka Love and Troubles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3. Racconti d'estate (1958) .... Marcello Mazzoni
    ... aka Femmes d'un 閠? (France)
    ... aka Girls for the Summer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 aka Love on the Riviera (USA)
  4. Le notti bianche (1957) .... Mario
    ... aka Nuits blanches (France)
    ... aka White Nights
  5. Il momento pi? bello (1957) .... Pietro Valeri
    ... aka Le moment le plus beau (France)
    ... aka The Most Wonderful Moment
    ... aka Wasted Lives (USA: reissue title)
  6. La ragazza della salina (1957) .... Piero
    ... aka La ragazza (Italy)
    ... aka La ragazza della salina (Italy)
    ... aka M鋎chen und M鋘ner (West Germany)
    ... aka Sand, Love and Salt (USA)
  7. Padri e figli (1957) .... Cesare
    ... aka A Tailor's Maid (USA)
    ... aka Fathers and Sons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 aka Like Father, Like Son (UK)
    ... aka P鑢es et fils (France)
  8. Il medico e lo stregone (1957) .... Dr. Francesco Marchetti
    ... aka Doctor and the Healer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 aka Le m閐ecin et le sorcier (France)
  9. Il bigamo (1956) .... Mario De Santis
    ... aka Le bigame (France)
    ... aka The Bigamist (USA)
  10. La fortuna di essere donna (1956) .... Corrado Betti
    ... aka La chance d'阾re femme (France)
    ... aka Lucky to Be a Woman (USA)
    ... aka What a Woman! (USA)
  11. La bella mugnaia (1955) .... Luca
    ... aka The Miller's Beautiful Wife (USA)

  12. ... aka The Miller's Wife (UK)
  13. Tam tam mayumbe (1955) .... Alessandrini
    ... aka Mondo Keazunt (USA)
    ... aka Native Drums (USA)
    ... aka Tam-tam (France)
    ... aka Tom Toms of Mayumba (UK)
  14. Peccato che sia una canaglia (1954) .... Paolo
    ... aka Too Bad She's Bad (USA)
  15. Casa Ricordi (1954) .... Gaetano Donizetti
    ... aka House of Ricordi (USA: new title)
    ... aka La maison du souvenir (France)
  16. Giorni d'amore (1954) .... Pasquale Droppio
    ... aka Days of Love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 aka Jours d'amour (France)
  17. Tempi nostri (1954) .... Maria's husband (segment "Pupo, Il")
    ... aka A Slice of Life (UK)
    ... aka Quelques pas dans la vie (France)
    ... aka The Anatomy of Love (USA)
    ... aka Zibaldone N. 2 (Italy: alternative title)
  18. Cronache di poveri amanti (1954) .... Ugo
    ... aka Chronicle of Poor Lovers (USA)
  19. La principessa delle Canarie (1954) .... Don Diego
    ... aka The Island Princess (USA)
    ... aka Tirma (Spain)
  20. Schiava del peccato (1954) .... Giulio
  21. La valigia dei sogni (1953)
  22. Non ? mai troppo tardi (1953) .... Riccardo
    ... aka It's Never Too Late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 aka Una meravigliosa notte (Italy: subtitle)
  23. Il viale della speranza (1953) .... Mario
  24. Gli eroi della domenica (1953) .... Carlo Vagnetti
    ... aka Sunday Heroes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25. Febbre di vivere (1953) .... Daniele
    ... aka Eager to Live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26. Lul? (1953) .... Soletti
  27. Penne nere (1952) .... Pietro 'Pieri' Cossutti
    ... aka Black Feathers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28. Le ragazze di Piazza di Spagna (1952) .... Marcello Sartori
    ... aka Girls of the Spanish Steps (UK)
    ... aka Three Girls from Rome (USA)
  29. L'eterna catena (1952) .... Walter Ronchi
    ... aka The Eternal Chain (USA)
  30. Tragico ritorno (1952) .... Marco
    ... aka Tragic Return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31. Sensualit? (1952) .... Carlo Sartori
    ... aka Barefoot Savage (USA)
    ... aka Enticement (UK)
    ... aka Sensualita (USA)
  32. La muta di Portici (1952) (uncredited)
    ... aka The Mute of Portici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literal title)
  33. Parigi ? sempre Parigi (1951) .... Marcello Venturi
    ... aka Paris Is Always Paris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 aka Paris est toujours Paris (France)
  34. A Tale of Five Cities (1951) .... Aldo Mazzetti
    ... aka A Tale of Five Women (USA)
    ... aka F黱f M鋎chen und ein Mann (West Germany)
    ... aka F黱f St鋎te - F黱f M鋎chen (Austria)
    ... aka L'inconnu des cinq cit閟 (France)
    ... aka Passaporto per l'oriente (Italy)
    ... aka Racconto di cinque citt? (Italy)
    ... aka Storia di cinque citt? (Italy)
  35. Cuori sul mare (1950) .... Massimo Falchetti
    ... aka Hearts at Sea
    ... aka Les mousquetaires de la mer (France)
  36. Atto d'accusa (1950) .... Renato La Torre
    ... aka The Accusation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 aka The Charge Is Murder (USA: TV title)
    ... aka The Charge is Murder (UK)
  37. Vita da cani (1950) (as Marcello Mastrojanni) .... Carlo Danesi, fidanzato di Franca
    ... aka A Dog's Life
    ... aka It's a Dog's Life
  38. Contro la legge (1950) .... Marcello Curti
    ... aka Against the Law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39. Domenica d'agosto (1950) .... Ercole Nardi
    ... aka Sunday in August

  40. Vertigine d'amore (1949)
    ... aka Le pain des pauvres (France)
  41. Vent'anni (1949)
  42. I miserabili (1948) .... Un rivoluzionario
    ... aka Les mis閞ables
  43. I bambini ci guardano (1944) (uncredited) .... Extra
    ... aka The Children Are Watching Us (USA)
    ... aka The Little Martyr (USA)
  44. Una storia d'amore (1942) .... Extra
    ... aka Love Story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45. Marionette (1939) (uncredited) .... Extra
 

 

Soundtrack:
  1. Marcello Mastroianni: mi ricordo, s?, io mi ricordo (1997) (performer: "Questo si chiama amora", "Piaceva alle donne", "Il mio nome", "Valentino Tango")
    ... aka Marcello Mastroianni: I Remember (USA)
    ... aka Marcello Mastroianni: I Remember, Yes I Remember
Producer:
  1. Contro la legge (1950) (associate producer)
    ... aka Against the Law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Thanks:
  1. Omaggio a Roma (2009) (grateful thanks)
    ... aka Rome Franco Zeffirelli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literal title)
  2. Chacun son cin閙a ou Ce petit coup au coeur quand la lumi鑢e s'閠eint et que le film commence (2007) (dedicatee) (segment 'Trois Minutes')
    ... aka Chacun son cin閙a (France: short title)
    ... aka To Each His Own Cinema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Self:
  1. Marcello Mastroianni: mi ricordo, s?, io mi ricordo (1997) .... Himself
    ... aka Marcello Mastroianni: I Remember (USA)
    ... aka Marcello Mastroianni: I Remember, Yes I Remember
  2. Fare un film per me ? vivere (1996) (TV) .... Himself
    ... aka Faire un film pour moi c'est vivre (France)
    ... aka Making a Film for Me Is to Live
  3. "Gran premio gal? della TV" .... Himself - Winner (1 episode, 1995)
    ... aka Gran premio internazionale dello spettacolo (Italy: new title)
        - Episode dated 9 May 1995 (1995) TV episode .... Himself - Winner
  4. "縌u? apostamos?" .... Himself (1 episode, 1995)
        - Episode dated 10 February 1995 (1995) TV episode .... Himself
  5. "Esto no es lo que parece" (1994) TV series .... Himself - Guest (unknown episodes, 1994)
  6. La vera vita di Antonio H. (1994) .... Himself
    ... aka The True Life of Antonio H.
  7. The 65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3) (TV) .... Himself - Co-Presenter: Honorary Award to Federico Fellini
  8. "The Tonight Show with Jay Leno" .... Himself (1 episode, 1993)
    ... aka Jay Leno (Australia)
        - Episode dated 20 January 1993 (1993) TV episode .... Himself

  9. The European Film Awards (1988) (TV) .... Himself
  10. "Piazza Navona" .... Himself - Narrator (1 episode, 1988)
        - La vacanza (1988) TV episode .... Himself - Narrator
  11. Intervista (1987) .... Himself
    ... aka Federico Fellini's Intervista
    ... aka Fellini's Intervista (USA)
  12. Enas melissokomos pethainei i o allos mythos (1986) .... Himself
    ... aka O allos mythos (Greece: festival title)
  13. Night of 100 Stars (1982) (TV) .... Himself

  14. "Cin? regards" .... Himself (1 episode, 1979)
        - La peau des autres: Portrait de Marcello Mastroianni (1979) TV episode .... Himself
  15. Io sono Anna Magnani (1979) .... Himself
    ... aka Ik ben Anna Magnani (Belgium: Flemish title)
    ... aka My Name Is Anna Magnani (USA)
  16. The 50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78) (TV) .... Himself - Nominee: Best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 Co-presenter: Best Film Editing
  17. "A fondo" .... Himself (1 episode, 1978)
        - Episode dated 19 March 1978 (1978) TV episode .... Himself
  18. "V.I.P.-Schaukel" .... Himself (1 episode, 1976)
        - Episode #6.3 (1976) TV episode .... Himself
  19. "La hora de..." .... Himself (1 episode, 1976)
        - Episode dated 2 July 1976 (1976) TV episode .... Himself
  20. E il Casanova di Fellini? (1975) (TV) .... Himself
  21. C'eravamo tanto amati (1974) .... Himself
    ... aka Those Were the Years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informal title)
    ... aka We All Loved Each Other So Much (USA)
  22. Le dernier cri des Halles (1973) .... Himself
  23. Roma (1972) (uncredited) .... Himself
    ... aka Fellini Roma (France)
    ... aka Fellini's Roma (USA)
  24. "Film Night" .... Himself (1 episode, 1971)
        - Episode dated 14 March 1971 (1971) TV episode .... Himself
  25. "Rowan & Martin's Laugh-In" .... Himself (1 episode, 1971)
    ... aka Laugh-In
        - Episode #4.20 (1971) TV episode .... Himself

  26. "NBC Experiment in Television" .... Himself (1 episode, 1969)
        - Fellini: A Director's Notebook (1969) TV episode .... Himself
  27. Block-notes di un regista (1969) (TV) .... Himself
    ... aka Fellini: A Director's Notebook (USA)
  28. With Love, Sophia (1967) (TV) .... Himself
  29. Sophia Loren in Rome (1964) (TV) .... Himself
  30. "Cin閜anorama" .... Himself (1 episode, 1960)
        - Episode dated 14 May 1960 (1960) TV episode .... Himself
  31. "Fellini" .... Himself (1 episode)
        - La dolce vita et le n閛r閍lisme (????) TV episode ....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1. Hollywood sul Tevere (2009) .... Himself
  2. Ceremonia de inauguraci髇 - 56? festival internacional de cine de San Sebasti縩 (2008) (TV)
  3. "Banda sonora"
        - Episode #3.14 (2008) TV episode .... Fabio Rinaldi
  4. Rafael Azcona, oficio de guionista (2007) (TV) .... Marcello
  5. Chacun son cin閙a ou Ce petit coup au coeur quand la lumi鑢e s'閠eint et que le film commence (2007) .... (segment "Trois Minutes")
  6. Cannes, 60 ans d'histoires (2007) (TV) .... Himself
  7. "La imagen de tu vida"
        - Episode #1.9 (2006) TV episode .... Himself
        - Episode #1.5 (2006) TV episode .... Himself
  8. Marcello, una vita dolce (2006) .... Himself
  9. "La mandr縢ora"
        - Episode dated 10 May 2006 (2006) TV episode .... Domenico Soriano
  10. "Silenci?"
        - Episode #5.8 (2005) TV episode .... Guido Anselmi
  11. Elsa y Fred (2005) .... Marcello - in La Dolce Vita
  12. Fellini: Je suis un grand menteur (2002) (uncredited) .... Giuseppe Mastorna
  13. Meine Schwester Maria (2002) (uncredited) .... Himself
  14. The Magic of Fellini (2002) (TV) .... Himself
  15. Federico Fellini - un autoritratto ritrovato (2000) .... Himself
  16. Luchino Visconti (1999) .... Himself
  17. The 69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7) (TV) .... Himself - Memorial Tribute
  18. Nitrato d'argento (1996)
  19. The 60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88) (TV) .... Romano
  20. Margret D黱ser, auf der Suche nach den Besonderen (1981) (TV) .... Himself
  21. Un sorriso, uno schiaffo, un bacio in bocca (1976)

(这里
 
2009.12.31
"阿隆桑方" (1973)电影及其音乐研究-2
7401 Allonsanfan (1973) film and music's research-2
电影文件由Lajiao朋友提供
 
1973年拍摄的意大利电影《阿隆桑方》被人称为是是一部借古喻今的政治思考片。它以1816年拿破仑战败后各国君主重新爬上王位的“复辟时期”作为影片故事背景,而影射的却是上一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在意大利和近半个欧洲兴起继而衰落的"新左派"发起的"对抗"运动的现实。如果您想深入了解这部电影,首先必须对一些有关的历史,文化资料作一些学习和研究。以下本站收集了一些资料供大家参考
01-意大利历史简介 (本站编辑)
1-1 意大利两千年历史纵览

提要: 意大利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复杂多难的国家.罗马帝国和文艺复兴使得意大利蜚声于世,但纵观两千多年来的意大利历史,人们却可以发现其中意大利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时间却只占其约三分之一,其余的大部分时间则是处于外敌入侵,民族分裂的痛苦经历之中.

古罗马帝国(又称西罗马帝国)五百年间(Roman Empire. 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在其鼎盛时期意大利人曾统治过西起西班牙(古卢西塔尼亚),东至伊拉克(古亚述),北起英吉利(古下不列颠尼亚),南至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古毛里塔尼亚),埃及的约600万平方公里的大片欧亚疆土.自公元395年起,由其分裂而出现的以希腊文化为主体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Byzantine Empire)则历经千年辉煌直到1453年才被奥斯曼帝国所取代.此间自公元962年又出现了以日尔曼人为主体的神圣罗马帝国,它的统治一直延续到近代的1806年才被拿破仑一世推翻.由此可见以罗马帝国为传承的源自意大利的政体对世界历史,文化,经济等等各方面的重要影响

公元117年的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然而意大利又是一个复杂多难的国家.它在近两千年的历史时期中,大部分是处于分裂和异族的侵略和统治之下.476年,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奧多亞塞推翻.之后東哥德人倫巴第人法蘭克人阿拉伯人薩拉森人 等都曾入侵.直到11世紀才結束了意大利中世紀最黑暗的時期,但相继出現了许多城邦國家.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是意大利一個具有文化上重大改變與成就的時代,并在15世紀晚期達到全盛時期,但随之而来的外國入侵又使整個地區陷入混亂。15世紀末期至16世紀中葉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與法國為爭奪意大利進行的一系列戰爭又席卷了意大利本土.
16世纪的意大利战争
16世纪的意大利战争
 
在意大利戰爭結束後,意大利落入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控制中。在隨後的近三百年間,意大利始終處在被列強爭奪的狀態。直到1796年,拿破崙入侵意大利,建立了意大利王國,1804年拿破仑称帝并兼任意大利王国的国王.這是意大利近代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國家(雖然實際上被法國控制)。但在拿破崙戰敗1815年維也納會議召開後,君主王朝纷纷复辟,意大利再次陷入分裂状态.此后的六十年间,意大利为推翻君主王朝和国家统一而爆发了多次革命,1861年,意大利王國成立.1870年,羅馬城被併入意大利,标志意大利实现了完全統一.
拿破仑征战意大利,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肖像
意大利的王国的国旗
意大利的王国的国旗
意大利三色旗
拿破仑征战意大利,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肖像(这里)
拿破仑成为皇帝之后的1805年,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变成意大利的王国(Regno d'Italia),归拿破仑自己管辖。意大利的王国的国旗形状由原来意大利的王国时期的方形改为矩形,在中央的白色正方形上镶有拿破仑之鹰。这一面旗子使用直到1814年拿破仑退位。(这里) 在1861年4月15日,意大利王国(Regno d'Italia)国王维多利奥埃互努莱二世再度统一意大利时的国旗。旗面为绿、白、红竖条三色旗,在旗的中间加上萨伏依王朝的徽章红盾白十字 .85年后的1946年,这面意大利三色旗随着意大利王室的覆灭,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这里)
 
 
意大利獨立建國後,其經濟狀況落後于其他西歐國家,政局也不断動蕩。南北意大利之間巨大的經濟差距,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意大利加入了協約國一方。但意大利在戰後並未完全得到英法應允的土地。由於談判桌上的失敗加上戰爭為意大利經濟和社會帶來的巨大沖擊,導致國內形勢持續不安。墨索里尼法西斯黨則利用這一時期崛起掌權。在二戰中,意大利站在了軸心國的一方,追随德国发动了世界战争,给意大利人民带来巨大的苦难.二戰戰敗後,民怨四起,导致在公民投票中人民选择放弃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就是现在的意大利共和国。
1948年以后的意大利共和国国旗是由内阁政府和萨伏依王室提议,并在1948年1月1日被采用的
1948年以后的意大利共和国国旗是由内阁政府和萨伏依王室提议,并在1948年1月1日被采用的(这里)

 

(以上文字由本站根据有关资料编写,如有不妥欢迎来件指正)
 
意大利简史 (选自爱问知识人)

义大利共和国,位于欧洲南部,北与法国、瑞士、奥地利、南斯拉夫接壤,东南与阿尔巴尼亚和希腊隔亚得里亚海相望,南隔地中海与突尼斯为邻,面积301262平方公里。居民为5700余万人(1984),主要为义大利人,(笔者注:2009年统计,94%为意大利人)少数民族有法兰西人、拉丁人、罗马人、弗留里人等。官方语言为义大利语,个别地区讲法语和德语。绝大多数人信仰天主教。首都罗马。


义大利半岛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居民。约从公元前第5千纪左右起过渡到新石器时代。公元前第2千纪初,印欧语系部落从北方越过阿尔卑斯山陆续进入义大利,此即义大利人的祖先。其青铜时代文化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分别以特拉马拉文化和微兰诺微文化为代表。义大利中部地区文化发展水平较高,公元前8世纪已处在阶级社会早期阶段,产生了国家。公元前5世纪,罗马统一义大利,建立起奴隶制国家(见古代罗马)。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义大利处于西罗马帝国统治之下。4世纪后,日耳曼人和其他蛮族侵入义大利,给西罗马帝国以沉重打击。罗马城于 410年被西哥特人占领。455年又遭汪达尔人洗劫。476年,日耳曼人雇佣兵首领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个罗马皇帝罗慕卢斯.奥古斯图卢斯,西罗马帝国灭亡。此后的义大利历史大体分为中世纪、近代、现代几大阶段。


中世纪 奥多亚克的统治建立不久,就于493年被东哥特人所灭,东哥特王国的统治持续到554年。554年,东罗马帝国(见拜占廷帝国)军队击败东哥特人,占领义大利大部地区,查士丁尼一世颁布旨在恢复罗马帝国奴隶制的“国事诏书”,但实际上,各地的乡村和城市已衰落至极。568年,伦巴德人侵占义大利北部,大批驱逐和消灭奴隶主,给了奴隶制最后一击,加快了封建关系的形成。751年,伦巴德人攻陷拜占廷控制的拉文那地区,直接威胁事实上由教皇统治的罗马城及其领地,教皇乃与法兰克王国宫相丕平(矮子)结盟。754和756年,法兰克人两次远征义大利。756年,丕平把从伦巴德人手中夺来的拉文那地区连同潘塔波利斯献给教皇,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774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征服伦巴德王国,把义大利北部和中部并入版图。843年,查理的3个孙子在凡尔登立约,三分其国,长子罗退尔分得义大利北中部领土,并承袭皇帝称号称一世。

887年,法兰克王国最后一个皇帝查理三世(881~887在位)被推翻,义大利进一步分裂:北部各诸侯为争夺义大利王位而互相倾轧;南部则分属伦巴德和拜占廷。义大利的四分五裂使德意志封建主有机可乘。951年,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936~973在位)率军侵入义大利,占领北部地区,在帕维亚接受义大利国王的称号。962年又进军罗马,教皇在罗马为奥托一世加冕,神圣罗马帝国成立,义大利北中部处于帝国统治之下。1167年,北部城市联合组成伦巴德同盟,反抗神圣罗马帝国。根据1183年缔结的《康斯坦茨和约》,北部各城市实际上脱离帝国独立。11世纪,诺曼人入侵并攻占西西里岛和南义大利,建西西里王国。此后,这一地区相继为德意志、法兰西和西班牙所统治。在这一时期,义大利各地区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北部商品货币关系发达,工商业城市众多,十字军东侵后的有利地位和东西方过境贸易刺激了港口城市经济的繁荣,而南部经济则比较落后。12~13世纪,北部城市市民在反对封建领主取得胜利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共和国,如威尼斯共和国、热那亚共和国、佛罗伦萨共和国等;至15世纪,随着阶级斗争的激化,一些城市共和国转变为暴君独裁。


14世纪,义大利北中部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其中佛罗伦萨的呢绒手工工场有 200余家。领取周工资的工人达3万人。资本家的剥削引起工人的反抗,1378年佛罗伦萨爆发梳毛工人起义。与此同时,新兴资产阶级为摆脱封建束缚,又发起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时期的义大利代表了欧洲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但14~15世纪义大利经济的发展,并未促成民族市场的建立和国家的统一。小邦王公的割据,贸易的仲介性质,商道从地中海转向大西洋,土耳其人的崛起与扩张,导致义大利的工商业在16世纪急剧衰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义大利战争,德意志军队对罗马的劫掠,对义大利经济起了极大的破坏作用。1559年签订的卡托卡姆布列兹和约固定了义大利被异族统治的分裂状态:米兰公国、西西里岛、萨丁岛和南义大利受西班牙直接统治,其他公国则依附于西班牙。罗马教皇与义大利其他反动势力同外敌相勾结,肆意压迫义大利人民。18世纪前半期,义大利的强邻继续在义大利领土上角逐。根据1714年缔结的拉施塔特和约,西班牙在义大利的领地转到奥地利手中,但1735年奥地利又把西西里岛和那不勒斯王国转让给西班牙波旁王朝。


近代 18世纪后半期,强邻在义大利争夺优势的战争停止,义大利经济又有恢复和发展,封建制度发生危机。从18世纪末叶起,义大利兴起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运动,即复兴运动。复兴运动的中心内容是推翻封建专制旧秩序,建立资本主义新制度。1796~1814年拿破仑一世对义大利的占领和统治,给义大利人民造成痛苦和牺牲,但拿破仑一世的改革和拿破仑法典的实行,打击了义大利的封建反动势力,促进了义大利民族的觉醒。但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义大利又被肢解,奥地利卷土重来,义大利北中部的伦巴第-威尼斯地区、帕尔马公国、托斯卡纳公国、摩地那公国、卢加公国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之下,西班牙波旁王朝恢复对南义大利(两西西里王国)的统治,教皇则恢复了在罗马及其领地的统治,只有皮蒙特王国(撒丁王国) 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哈布斯堡王朝和波旁王朝的统治激起人民的不满,在反法斗争中建立的烧炭党在20~30年代相继发动了义大利各地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均告失败。因此,马志尼,G.于1831年建立青年义大利党,提出通过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道路实现义大利统一和建立共和国的主张,但由于不敢触犯自由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未提出农民的土地问题,因而在30~40年代的多次起义亦告失败。40年代形成的自由派则主张由教皇或撒丁王国领导,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达到义大利统一,建立由各邦君主参加的义大利联邦。


19世纪40年代,义大利工业革命开始,外族统治与封建分裂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愈加突出。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反对奥地利的奴役以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各邦的封建专制以实现国家统一,既是发展资本主义的必要前提,又成为1848~1849年义大利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内容。这一时期交织着君主立宪派与共和主义派反对封建分裂和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民族斗争,1848年1月西西里岛爆发人民起义。同年11月罗马人民起义,建立世俗政权。1849年2月建立罗马共和国,7月被法国、奥地利、西班牙和西西里王国联军颠覆。


50年代后,义大利民族复兴运动再度高涨。1859年,在爆发义、法对奥战争的有利形势下,托斯卡纳、帕尔马和教皇辖地人民起义胜利,执政的自由派同意加入撒丁王国。1860年,加里波第,G.率领“千人团”支援西西里岛起义农民,解放全岛,继而进军南义大利,并解放那不勒斯。与此同时,自由派首领、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C.B.也向义大利南部进军。同年10~11月,通过投票把两西西里王国并入撒丁王国。1861年,第1届全义大利议会召开,宣布成立义大利王国,撒丁国王伊曼纽尔为国王。1866年普奥战争后,义大利收复威尼斯;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罗马回归义大利。同年,教皇被剥夺世俗权力,退居梵蒂冈,义大利统一最后完成。


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政府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修建铁路,扶植冶金工业。许多大企业得到国家关税保护,并在订货、贷款方面享受优惠。但其工业发展速度远远低于其他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南方仍保存半封建制,经济发展长期缓慢。统一后的义大利是由自由派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结盟掌握政权的君主立宪国家。罢工、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虚有其表。在苛捐杂税压迫下,大量农民离开乡土到国外谋生。工人劳动日长达12~16小时,工资仅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国家机器的沉重压迫,使义大利人民反贫困、反奴役的斗争同时具有反政府的性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各阶层都参加了斗争。当时的无产阶级主要由家庭工人和小企业工人组成,政治上不成熟,受马志尼主义和巴枯宁主义影响甚大,70年代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团体也深深地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经济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烙印。80年代后,马克思主义在义大利广泛传播,A.拉布里奥拉教授是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1892年,义大利劳动党(1895年改称义大利社会党)诞生,工人运动进入新的阶段。但党内改良主义思想泛滥,组织痪散,在90年代后的人民斗争中没有发挥真正的领导作用。
义大利王国建立不久就开始殖民扩张。1882年同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缔结同盟条约,1889年占领索马里,1890年占领厄立特里亚;1895年又对阿比西尼亚发动侵略战争,但遭到惨败。20世纪初,义大利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垄断组织纷纷产生,渐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但农村中封建残余的存在,农民的极度贫困,国内市场的狭小,使义大利帝国主义的政治和经济极度衰弱,阶级矛盾特别尖锐。


现代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义大利资产阶级政府在宣布中立的同时,同两个敌对集团讨价还价,直到1915年5月23日,义大利才向奥匈帝国宣战;1916年8月27日又向德国宣战。义大利的参战,给义大利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1917年,国家经济已面临崩溃状态,导致反战示威和政治罢工席卷义大利各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义大利有70万人丧生,100万人伤残,国家东北部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饱尝战祸之苦。战争期间机器制造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的发展,使义大利由农业国变为农业-工业国。战后爆发经济危机。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1919~1920年,义大利出现革命高潮。北部工业城市数十万工人奋起罢工,夺取工厂,并建立工厂委员会和赤卫队以组织企业的生产活动,捍卫本身利益。南方农民开展夺取地主土地的运动。在1919年议会选举中,社会党获得156个席位(1913年为52个席位),成为议会中的第一大党,到1920年,党员人数达到21.6万人。但掌握社会党领导权的改良主义者在关键时刻同企业主达成协议,满足于企业主的微小让步,从而葬送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故此,1921年初,社会党中的左派从该党中退出,于1921年1月21日建立义大利共产党。与此同时,法西斯主义也在不断发展,1919年,墨索里尼,B.A.A.领导建立法西斯团体──国家法西斯党,提出蛊惑人心的沙文主义口号和“强化政权”的要求,欺世惑众,网罗力量,疯狂迫害工人和民主人士,反对社会主义和布尔什维主义。1922年10月墨索里尼上台,组织向罗马进军运动,在义大利建立起法西斯专政统治,翌年1月,组建法西斯武装──国家安全志愿民兵队,将义大利变成警察国家。


墨索里尼上台后,加紧推行法西斯化运动,血腥镇压人民群众和反对派。1923年初,对共产党员进行大逮捕;1924年6月,杀害社会党人G.马泰奥蒂(见马泰奥蒂危机);1926年10月,颁布取缔除法西斯党团以外的一切政党和组织的法令,并建立秘密警察,设置特别法庭,实施死刑,从此,所有反对党都被迫转入地下或流亡国外,法西斯政府对外疯狂推行侵略扩张政策,1935年,侵占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1936年与希特勒,A.缔结“柏林-罗马轴心”,派军援助西班牙叛乱匪徒;1937年参加反共产国际协定;1939年出兵吞并阿尔巴尼亚,30年代,义大利人民即积极展开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斗争,1934年,共产党同社会党签订在反法西斯斗争中“一致行动”的协定,共产党人组织的数千名志愿军开赴西班牙,参加“国际纵队”,同法西斯干涉军作战(见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义大利宣布为非交战国。1940年6月,在德军攻入法国领土后,义大利向法、英宣战。1940年10月,意军入侵希腊。1941~1944年,义大利军队参加占领南斯拉夫,但在非洲同英军的作战中,多次失败。1943年5月,英美联军在西西里岛登陆,国内反法西斯运动更加高涨。1943年5月,在共产党领导下,义大利北部工人阶级举行总罢工,迫使墨索里尼下台。9月,义大利投降,由巴多利奥,P.组织军政府,并向德国宣战。1945年4月25日,义大利人民举行起义,消灭境内的希特勒军队,4月28日墨索里尼被处死,义大利全部解放。6月,建立起以F.帕里为首的联合政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义大利共产党继续为国家的民主化而斗争。1945年,共产党、社会党、天主教民主党等组成联合政府,A.de加斯佩里为政府首脑。1946年6月,经过民主投票,决定废除帝制,成立义大利共和国。1947年5月,天主教民主党将共产党和社会党排挤出政府,并修改选举法,拒绝社会改革,实行警察统治,迫害民主进步力量。1948年义大利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的经济援助,并于同年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7年成为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1953年后国内政局长期不稳,政府经常更迭,至1985年,政府易人已达47次。长期以来,政府皆以天民党为主体。50年代,天民党联合其他中右党派,组成“中间政府”。60年代则联合社会党等组成“中左政府”。70年代对共产党执行“对话”路线,组成得到共产党支持的“全国团结”政府。1979年1月,义大利共产党退出议会多数,仍处于反对党地位。1981年6月,共和党人G.斯帕多利尼组阁成功,成为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位非天民党人总理。1983年8月,社会党人B.克拉克西组阁成功,在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总统、总理两职均由社会党人担任的局面。1985年,天民党人F.科西加担任总统。战后至60年代初,义大利经济发展较快。但60年代后期,经济发展速度放慢。1969年以后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使义大利陷于困境,70年代后,实行严厉的经济紧缩政策,故在1974~1975年的经济危机后,国民生产总值开始缓慢回升,1984年国民生产总值为6121000亿里拉(约合3483亿美元)。


义大利是北约和欧洲经济共同体重要成员国。其对外的基本政策是立足西欧,推动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巩固与扩大;联合美国,依靠北约,确保自身安全;推动东西方对话,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改善与发展中地中海、巴尔干地区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1970年11月6日,中意两国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中的合作日益发展。

 
 
 
1-2 意大利两百年近代史 (以下文字除提要外均选自网络,本站略作删减)
提要: 18 世纪末到20 世纪初是意大利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统一、意大利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历史.. 1815年前的意大利,仍处在法国拿坡仑的统治之下.拿破仑战败之后,在列强把持的维也纳会议上,意大利再一次被分割,处于严重的分裂和外国王朝的控制之中.此后的五十多年,,陆续出现了有名的烧炭党,青年意大利党,加里波第领导的红衫军等等革命组织,经过长期不屈不挠的斗争,1870年,君主立宪制的意大利王国终于完成了意大利的统一事业.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其发展速度低于西欧国家.在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痛苦洗礼之后,意大利人民经过公民投票,最终选择放弃君主制,建立共和国,这就是现在的意大利共和国.
  意大利是古罗马帝国的本土、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近代资本主义的摇篮,但在16 世纪至18 世纪,社会发展落后于英、荷、法等国。新航路的开辟使地中海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下降。意大利四分五裂、纷争不息的局面使大国得以逐鹿争雄。自1494 年起,法国、西班牙相继侵入意大利。西班牙击败法国,从1521 年到1713 年,控制了意大利大部分邦国。18 世纪前半期,经过几次战争,意大利基本被西班牙和奥地利瓜分,只有撒丁王国保持了独立。18 世纪后半期,由于相对的和平环境,意大利逐步复苏。经济中的资本主义因素有所发展,启蒙思想、统一和独立的主张开始传播,产生了法学家贝卡利亚这样驰名欧洲的人物。意大利的近代复兴是从18 世纪末开始的。1789 年爆发的法国革命震撼了意大利。民族意识迅速觉醒,革命情绪急剧高涨。1796 年拿破仑进入意大利后,扶持亲法的自由派先后建立了一系列共和国。1799 年,俄奥联军发动进攻,法军失利,这些共和国纷纷垮台。雾月政变后,拿破仑重新征服意大利,在北部建立意大利共和国。1804 年拿破仑称帝后,兼任意大利王国的国王,并占领和控制了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拿破仑在意大利推行《拿破仑法典》,废除封建特权,加速了社会进步,但也无情地压榨意大利的人力和财力,激起各阶层的不满和反抗。1807 年,争取民族解放的秘密革命组织——烧炭党诞生。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根据维也纳会议的规定,意大利被分割为8 个封建邦国,除独立的撒丁王国和教皇国外,伦巴底——威尼斯划为奥地利的总督辖区,奥地利还控制了托斯坎那、帕尔马、摩地纳、卢卡诸公国。西班牙的波旁王朝恢复对两西西里王国(那不勒斯王国和西西里岛)的统治。封建复辟和奥地利的民族压迫促使民族、民主意识进一步发展,烧炭党组织迅速遍布各地。1820—1821 年,那不勒斯王国和撒丁王国先后爆发革命,1831 年,中部各邦爆发革命,均遭镇压。1831 年,马志尼组建意大利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青年意大利,明确提出建立自由、独立和统一的共和国的目标,多次组织起义,均告失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贵族资产阶级自由派产生,主张由撒丁王国领导意大利实现统一。1848 年,意大利革命首先在西西里岛爆发,旋即蔓延各地,撒丁王国发动了第一次反奥独立战争。在奥地利的反攻下,意大利革命失败。撒丁王国保存了宪法,成为意大利爱国者的指望。1852 年,自由派加富尔出任撒丁王国首相,推行自由主义改革,加速了经济发展。1859 年,撒丁联合法国发动第二次反奥独立战争,获得胜利,伦巴底、托斯坎那、帕尔马、摩地纳等并入撒丁王国。1860 年,民主派加里波的率千人志愿军远征西西里,解放两西西里王国,通过投票将其并入撒丁王国。1861 年,君主立宪制的意大利王国建立。1866 年,在第三次反奥战争中,意大利遭到失败,但因普鲁士战胜奥地利而收回威尼斯。1870 年,意军趁驻守罗马的法军回国参加普法战争而进占罗马。意大利王国的首都从佛罗伦萨迁至罗马。意大利的统一事业终于完成。
统一后,意大利的经济发展明显加快,但因封建残余保留较多,发展速度低于西欧国家。自1876 年起,政府被所谓左翼党把持,当权者热衷于政治权术,收买和操纵议员。加上选民资格的限制和天主教会的抵制,议会民主对群众没有吸引力。工人运动曾深受巴枯宁无政府主义影响。从80 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得到传播。拉布里奥拉教授是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者之一。1892 年,意大利社会党建立。1887—1900 年,社会不满情绪高涨,暗杀、农民骚乱、工人暴动频频发生,遭到政府的严厉镇压。20 世纪最初10 年是经济高涨时期,垄断组织形成发展。自由党内阁承认工人组织合法和罢工权利,颁布劳动保护法,逐步实现普选权。社会党领袖支持政府,工人对此不满,无政府工团主义的影响迅速扩大。 (这里)
---------------------------------------------------
 
1814年9月在奥地利首都举行的维也纳会议
1815-1870的意大利(这里)维也纳会议后,意大利再一次被分割
1814年9月在奥地利首都举行的维也纳会议(这里)
1815年的欧洲
1815-1870的意大利(这里)维也纳会议后,意大利再一次被分割,意大利一词仅成为一个「地理名词」(mere geographical expression).除了北面的伦巴底和威尼西亚割予奥地利外,意大利各邦均复辟了.中部各小邦如都斯加尼(Tuscany)、帕马(Parma)、摩德那(Modena)均为哈斯堡王朝成员所统治.皮德蒙(Piedmont)、萨丁尼亚(Sardinia)、热那亚(Genoa)则为伊曼纽(Victor Emmanuel)所治.教惭国则为教宗所治.那不勒斯(Naples)和西西里(Sicily)的统治者为波旁成员斐迪南一世(Ferdinand I). (这里
1815年的欧洲 (这里)
 
 
1-3 意大利统一运动-简介

1815-1870 年意大利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815 年拿破仑一世入侵、烧炭党形成开始,至1831 年青年意大利党提出“政治改革”的口号。第二阶段为1848-1849年意大利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反对封建分裂和奥地利的统治。第三阶段以撒丁王国为中心,依靠加里波的红衫军,解放西西里和那不勒斯,于1861 年建立意大利王国,并先后从外国统治下收复各地,最后完成了意大利的统一。(参阅 0102 03040506)
 
1-4 烧炭党  
 意大利 资产阶级的秘密革命团体,19世纪初在那不勒斯王国成立。因成员最初逃避在烧炭山区而得名,一说沿用中欧烧炭者秘密组织之名。也可能是共济会的一个支派。旨在驱除法国(后是奥地利)侵略者,消灭封建专制制度,以谋求国家的统一和独立。19世纪30年代为G.马志尼领导的青年意大利党取代。初在边远地区和山区活动,1812~1813年拿破仑一世衰败时期得到发展。1815年其活动几乎遍布整个意大利半岛。成员大多数为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自由派贵族和士兵等。其组织采取秘密的教阶形式,使用假名和暗语,入会需履行繁琐的仪式。19世纪上半叶,烧炭党人多次发动起义,主要有1817年6月在马切拉塔由卡尔莱蒂领导人民暴动;1820年 7月,莫雷利和西尔瓦蒂领导的那不勒斯起义,曾迫使国王斐迪南一世同意制订自由宪法,旋在奥地利的干涉下失败;1828年6月的奇伦托起义;1831年2月以波洛尼亚和摩地纳为中心举行的大规模起义。均因未得到广大群众支持而失败。此外,在法国和西班牙也曾有烧炭党组织。(这里)
烧炭党人
烧炭党人 (这里)
 
1-5 传奇英雄加里波第 (Giuseppe Garibaldi)
加里波第终其一生都在为意大利的复兴和统一事业奔走和战斗,后人因此把他与马志尼、加富尔并称为意大利民族复兴大业中的三杰...他是一个有着非凡经历的天才军事家:在南美洲的丛林中战斗过,率领千人“红衫军”为祖国统一立下不朽功勋,被誉为“两个世界的英雄”。在近代意大利历史上,还没有人像他一样赢得如此广泛的尊敬和爱戴,几乎每座城市都有他的雕像,以他的经历为背景所拍摄的影视作品更是不计其数。他,就是意大利家喻户晓的传奇式英雄——加里波第。2007年7月4日,正是这位民族英雄诞辰二百周年的纪念日....1860年4月,意大利最顽固的封建堡垒——西西里王国发生人民起义,这给加里波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决定组织志愿军去支援当地人民,彻底摧毁那里的封建统治。由于加里波第的声望,同时也是出于政治筹码的考虑,撒丁王国对这次远征未加阻拦,但却没有给他一兵一卒。加里波第于是自己招募了一千多名志愿军,义无返顾地出发了,去完成加富尔认为是“疯子的事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千人远征军”。因为这支队伍全部身穿红衣,又称“红衫军”.西西里王国是意大利最古老也是面积最大的王国,拥有900万人口,首都那不勒斯。国王弗朗切斯科二世虽然专横无能,手下却拥有一支10万人的军队。敌我力量对比如此悬殊,加里波第所依靠的只有高昂的士气和巧妙的指挥。5月10日,加里波第率“红衫军”在西西里岛南部的马尔萨拉登陆。当地的群众热情迎接远征军,不久以后这支队伍就扩大到2.5万人。加里波第明智地决定不作停留,而是以骑兵和精锐的热那亚宪兵为先锋直捣首府巴勒莫。守岛司令兰迪将军做梦也没想到加里波第会有这一招,只好命令部队死守城池。但巴勒莫全城爆发起义,守军在内外交困之下,迫不得已只好投降。7月,西西里岛全部解放.胜利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那不勒斯地区,那里的人民也纷纷起义,盼望着加里波第远征军的到来。8月,加里波第挥师北上,在各路游击队的配合下势如破竹,在不到12天的时间里就占领了两西西里王国的大片领土,王国军队大多不战而降。9月7日,那不勒斯被攻占。10月1日,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加里波第被人民拥立为两西西里国家的元首。以大局为重的加里波第并没有选择坐地为王,而是毅然将两西西里交给了有能力实现意大利民族统一大业的撒丁王国。11月7日,埃马努埃莱二世在加里波第的陪同下进入那不勒斯,不久正式加冕为意大利国王,意大利基本实现统一 ......(更多见 010203)
加里波第和红衫军
加里波第 (Giuseppe Garibaldi)
米兰大教堂的加里波第雕像
加里波第和红衫军
加里波第 (Giuseppe Garibaldi)
米兰大教堂的加里波第雕像
 
02-电影有关的人物和事件
(本站提示:以下是电影"阿隆桑方"中涉及到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
2-1-罗伯斯庇尔 (Robespierre)
罗伯斯比尔(1758—1794)

马克西米连·佛朗索瓦·马里·伊西多·德·罗伯斯比尔(Maximilien François Marie Isidore de Robespierre,1758年5月6日—1794年7月28日),又译罗伯斯比,法国革命家,法国大革命时期重要的领袖人物,是雅各宾派政府的实际首脑之一。

罗伯斯庇尔是法国大革命中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他出生于法国,1780年从法学院毕业并获得法学士学位.之后积极参加法国大革命的政治活动,成为雅各宾派的领袖之一.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入王宫并推翻了王政,成立新的国民公会,次日宣布成立共和国。罗伯斯庇尔作为巴黎代表中得票最多的候选人进入国民公会。1793年他当选为新国民公会的主席,之后他参加公安委员会,改组革命法庭,简化审判程序,实行雅各宾专政,以革命的恐怖政策惩罚罪犯和革命的叛徒,史称“恐怖统治”,许多无辜的人都被诬告并杀害,成千上万人被送上断头台。其中包括国王的亲属和大部分贵族,有人批评这种政策为“诛九族”和违反人道。1794年7月初,他开始停止参与公安委员会的工作 .7月27日(热月9日),国民公会通过逮捕罗伯斯庇尔及其支持者的法令,次日下午和圣鞠斯特、库东等追随者一起被送上断头台。是为热月政变。(这里)

1794年7月27日(热月9日),罗伯斯庇尔被送上断头台
罗伯斯比尔(1758—1794)
1794年7月27日(热月9日),罗伯斯庇尔被送上断头台
 
2-2 雅各宾派(Jacobin)
雅各宾俱乐部,又叫“雅各宾党”(Jacobin)、“雅各宾派”。法国大革命时期参加雅各宾俱乐部的资产阶级激进分子的政治团体。1789年常于雅各宾修道院集会,故名“雅各宾俱乐部”,开始的时期成分较为复杂,1791年7月和1792年10月,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先后分裂出去,雅各宾俱乐部成为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激进分子的法国大革命之主派。1793年6月,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取得政权。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之下,雅各宾俱乐部实行雅各宾专政,组织爱国力量,打击国内外的反革命势力,限制资产阶级的投机活动,规定物价的最高限额,消灭封建制度,赢得了革命的胜利。但雅各宾俱乐部内部意见不一。丹东派在1793年秋冬主张放松雅各宾专政,埃贝尔派则主张加强雅各宾专政。罗伯斯庇尔先后镇压了两派领导人。7月27日的热月政变结束了雅各宾俱乐部的政权和雅各宾专政。11月,热月党封闭了雅各宾俱乐部。(这里这里)
 
 
2-3 五月花(Mayflower)和感恩节
(本站提示: 在电影"阿隆桑方"中有一段场景出现了"五月花船"的油画,深刻地刻画了片中主人公的内心思想活动)17世纪初,英国的清教徒遭到迫害,1620年9月,102名清教徒登上“五月花”号帆船,于12月26日到达了美国的普利茅斯港,准备开始新的生活。然而,这些移民根本不适应当地环境,第一年冬天过后,只有50人幸存。第二年春天,当地印第安人送给他们很多必需品,并教会他们如何在这块土地上耕作。这一年秋天,移民们获得了大丰收,11月底,移民们请来印第安人共享玉米、南瓜、火鸡等制作成的佳肴,感谢他们的帮助,感谢上帝赐予了一个大丰收。自此,感恩节变成了美国的固定节日。(这里)
位于美国波士顿普利茅斯港“五月花”号帆船的复制品。
来自英国的清教徒为了感谢印第安人在困难中对他们的支持和上帝对他们的“恩赐”,是年(1620)11月第四个星期四,他们将猎获的火鸡制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印第安人.194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每其定为“感恩节”。
位于美国波士顿普利茅斯港“五月花”号帆船的复制品。
来自英国的清教徒为了感谢印第安人在困难中对他们的支持和上帝对他们的“恩赐”,是年(1620)11月第四个星期四,他们将猎获的火鸡制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印第安人.194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每其定为“感恩节”。
'五月花号在海上'/'The Mayflower at Sea'. By Gilbert Margeson (1852-1940).
'五月花的航程/The Voyage of the Mayflower', steel-plate engraving based on the painting by John Marshall the Elder, later coloratio
"五月花号在海上"/"The Mayflower at Sea". By Gilbert Margeson (1852-1940).(这里)
"五月花的航程/The Voyage of the Mayflower", steel-plate engraving based on the painting by John Marshall the Elder, later coloration (这里)


感恩节的起源,和英国基督教的宗教纷争有关。大约在公元16世纪末到17世纪,英国清教徒发起了一场来势猛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宣布脱离国教,另立教会,主张清除基督教圣公会内部的残余影响。但是,在17世纪中叶时,保皇议会通过了《信奉国教法》,清教徒开始遭到政府和教会势力的残酷迫害,逮捕、酷刑,宗教审判,每时每刻都在威胁着清教徒。被逼无奈,他们只得迁往荷兰避难。但是,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在荷兰,清教徒不仅没能逃脱宗教迫害,而且饱受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折磨。更令他们难以忍受的是,远在异国他乡,孩子们受不到“英国式的教育,对故土的感情一天一天地淡薄下去。为了彻底逃脱宗教迫害的魔爪,为下一代保留住祖国的语言和传统,他们再一次想到大迁徙。
天下虽大,何处是这群天涯沦落人的归宿呢?想来想去,他们把目光投向了美洲。哥伦布在100多年前发现的这块“新大陆”,地域辽阔,物产富饶,而且有很多地方还是没有国王。没有议会、没有刽子手、未开发的处女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乌飞。”只有在这样的地方,他们才能轻轻松松地生活,自由自在地信奉,传播自己所喜欢的宗教,开拓出一块属于清教徒的人间乐园.


于是,清教徒的著名领袖布雷德福召集了102名同伴,在1620年9月,登上了一艘重180吨,长90英尺的木制帆船——五月花号,开始了哥伦布远征式的冒险航行。对于航海来说,这艘有着浪漫名称的船只未免太小了。由于形势所迫,他们“选择”的,又是一年中最糟的渡洋季节。不过,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为了找回失去的权利和自由,这群饱经忧患的人已经不顾一切了。海上风急浪高,五月花号就像狂风暴雨中的一片树叶,艰难地向前漂泊着,几乎随时都有船毁人亡的危险。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船只没有遇到任何损害,并在航行了66天后,于11月21 日安抵北美大陆的科德角,即今天美国马萨诸塞州普罗文斯敦港。稍事休整后,五月花号继续沿海岸线前进。由于逆风和时差,它没有能到达预定的目的地——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反而在圣诞节后的第一天,把他们送上了新英格兰的土地。有意思的是,在这次充满危险的远征中,所有探险者只有一人死亡。但由于旅途中诞生了一名婴儿,使到达美洲的人不多不少,仍然是102名。移民都是虔诚的教徒,无不手划十字,衷心感谢上帝的眷顾。
现在,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完全是一块陌生的土地,蜿蜒曲折的海岸线,显得沉寂、荒凉。因此,大约在一个月内,移民们不敢贸然靠岸,仍然以船为家。在此期间,他们派出了侦察队,乘坐小船在科德角湾沿线寻找定居地。一天,正在大家焦急等待的时候,侦察队返回来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个适合移民们居住的、真正的“天堂”。“天堂”就是今天的普利茅斯港,这是一个天然的良港,非常适合五月花号停泊。港口附近有一个优良的渔场,可以提供大量的海产品。不远处一片连绵起伏的小山,就像一道天然屏障,把这块土地环绕起来。在明亮的阳光下,结了冰的小溪反射着晶莹的光泽,可以为移民们提供充足的淡水。开垦过的肥沃农田,一块一块整整齐齐地排列着。除此之外,他们还看到了一片虽然残破,却足以遮风避雨,帮助他们度过严冬的房屋……看起来,一切都不错,而且不能再好了。唯一令他们感到迷惘的是,这片到处都有人类生活遗迹的土地,竟然看不到一个人影,一缕炊烟,显得是那样荒凉,倒好似事先就为他们准备的一样。后来才知道,这里原来是一个相当繁荣的印第安村落。几年前天花流行,全村人无一幸免,这才使它成了这群异国漂泊者的最佳避难所。


几天后,五月花号渡过了科德角湾,在普利茅斯港抛下了锚链。移民们划着小艇登陆时,按照古老的航海传统,首先登上了一块高耸于海面上的大礁石。五月花号上礼炮轰鸣,人声鼎沸,共同庆祝新生活的开始。后来,这块礁石就被称为“普利茅斯石”,成为美洲新英格兰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的历史见证。不过,对这些渴望幸福的移民来说,第一个冬天并不美好。从大西洋上吹来的凛冽寒风,像魔鬼一样在空中嘶鸣,漫天的冰雪,无情地拍打着简陋的住房。在这一片冰天雪地里,移民们缺少必要的装备,也缺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经验。在繁忙劳动的重压下,不少人累倒了,累病了,恶劣的饮食,难以忍受的严寒,使更多的人倒地不起。接踵而来的传染病,夺去许多人的生命。一个冬天过去,历尽千难万险来到美洲的102名移民,只剩下了50个。几乎每天都有人死去,几乎天天都有一家或几家在做丧事。刚刚踏上这片土地时的欢乐没有了。每个人、的心头,都被一种空前绝望的气氛所笼罩。一个梦,一个刚刚开始的美梦,难道就这样被打破了吗?每个人都在思索着。


就在移民们束手无策,坐以待毙时,第二年春天的一个早晨,一名印第安人走进了普利茅斯村。他自我介绍说,他是临近村落的印第安酋长派来察看情况的。这是移民们来到美洲后接待的第一个客人。他们向客人倾诉了自己的来历以及所经受的种种无以复加的苦难。印第安人默默地听着,脸上流露出无限的怜悯和同情。事情就此有了转机,几天后,这名印度安人把他的酋长马萨索德带进了移民们的房屋。酋长是个慷慨热情的人,他向移民表示了热烈的欢迎,给他们送来了许多生活必需品作礼物。派来了最有经验、最能干的印第安人,教给移民们怎样在这块土地上生活,教他们捕鱼、狩猎、耕作以及饲养火鸡等技能。
这一年,天公作美,风调雨顺,再加上印第安人的指导和帮助,移民们获得了大丰收,终于闯过了生活的难关,过上了安定、富裕的日子,就在这一年秋天,已成为普利茅斯总督的布雷德福颁布了举行盛典,感谢上帝眷顾的决定,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个感恩节。当然,他没有忘记为移民们排忧解难的真正“上帝”——热情、好客、智慧的印第安人,特地邀请马萨索德和他手下的印第安人前来参加节日庆典。


印第安人欣然接受了邀请,提前送来了5只鹿作为礼物。11月底的一天,移民们大摆筵席,桌子上摆满了自山林中打来的野味和用自产的玉米、甫瓜、笋瓜、火鸡等制作的佳肴。庆祝活动一共进行了3天,白天,宾主共同欢宴,畅叙友情。晚上,草地上燃起了熊熊簧火,在凉爽的秋风中,印第安小伙子同普利茅斯殖民地的年轻人一起跳舞、唱歌、摔跤、射箭,气氛非常热烈。
今天,在美国人心目中,感恩节是比圣诞节还要重要的节日。首先,它是一个长达4天的假日,足以使人们尽情狂欢、庆祝。其次,它也是传统的家庭团聚的日子。感恩节期间,散居在他乡外地的家人,都要赶回家过节,这已经成了全国性的习俗。此外,美国人一年中最重视的一餐,就是感恩节的晚宴。在美国这个生活节奏很快,竞争激烈的国度里,平日的饮食极为简单。美国的快餐流行世界,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但在感恩节的夜晚,家家户户都大办筵席,物品之丰盛,令人咋舌。在节日的餐桌上,上至总统,下至庶民,火鸡和南瓜饼都是必备的。这两味“珍品”体现了美国人民忆及先民开拓艰难、追思第一个感恩节的怀;日情绪。因此,感恩节也被称为“火鸡节”。


尽管感恩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每年节日期间,仍然有成千上万人抽出余暇,前往普利茅斯港参观、游览,重温美国的历史。今天,不仅美国人过感恩节,加拿大人也把它视为例行节日。这或许因为,在加拿大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也生活着许多英国移民的后裔吧! (这里)

 
 
03-新左派
 
001-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与中国(摘录) 郑 谦
2001年,法国后现代大师德里达说“60年代发生的事,动摇、改变了世界的根基”.2003年《毛泽东传》作者菲力普·肖特说,对于他们这一代成长于1960年代、被革命激情燃烧的欧洲人来说,遥远的中国和轰轰烈烈的“文革”让他们充满向往与理想,尽管并不清楚那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是1960年代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刻下的烙印”.的确,1960年代是一个十分奇特而又重要的时代....
战后20多年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新工业革命与新发展大潮推动下,经历了一段经济、科技快速发展时期。资本主义中心区进入经济繁荣与产业升级的新阶段,出现了大众高额消费的福利社会。在美国,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消费社会的到来,垄断资本在大获其利的同时,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大为提高,相当大的一部分美国人分享了美国社会的富裕,中产阶级的队伍逐渐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有的历史学家,如英国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把1945至1970年代初称为某种“黄金时期”。“这段时间的繁荣,不但是史无前例,可能也是少有的例外”,“它所造成的经济、社会、文化的惊人变迁,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巨大、最快速、最根本的”。   正当西方当权者和垄断资本家沾沾自喜地进入1960年代时,正当按照“贫穷引起革命”的传统观点理所当然地对发达国家的工人阶级和革命形势感到失望时,1960年代资本主义中心区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却是另一幅图景:学生^造**、工人罢工、反战运动、黑人运动、妇女运动、反体制运动烽烟滚滚,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个性解放、“跨掉的一代”等反主流文化、反正统价值观的思潮交相激荡。   1962年6月,美国“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在密西根州的休伦港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著名的《休伦港宣言》。《宣言》批评美国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国家,它的民主是一种“没有公众的政治”,它的公民受到一种他们所不知道的力量的威胁。《宣言》对战后美国社会居于主流地位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提出挑战,痛斥美国社会存在的严重弊端,发出激进改革的呼喊。它对当时几乎一代美国青年产生很大影响,标志着美国新左派组织的正式形成....进入1960年代后,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和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人们的价值观发生着迅速的变化,这在战后出生的年轻一代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与从大萧条困境中走过来的父辈们不同,他们因没有三四十年代与50年代的对比而满足眼前的富裕,更不满足一种以顺从、听话为条件的富裕社会,不愿意为了物质上的富足而逆来顺受。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加强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国家的干预、公司的专横、技术的统治和精英至上的科层制,使得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青年敏感地意识到发达社会对他们的压抑。他们不满资本主义教育体系,认为学校不过是整个统治机器的一部分,其目的是要把青年学生训练为服务于这部机器的律师、工程师和经理,成为企业和官僚制度的齿轮。他们要求的已不只是学习的权利,而是对学习的内容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因为“大学属于学生”。“垮掉的一代”摒弃物质第一、循规蹈矩和机器时代,对资本主义的正统价值标准提出了挑战。他们不再像前辈那样“为取胜而拚力比赛,而是向比赛规则挑战,或者干脆拒绝比赛”。1960年代这些不满现状者并非为贫困所迫,相反,他们是富裕和教育的产物。     
1968年5月,发端于年初的法国学生运动逐渐达到高潮。学生与警察的冲突不断升级,终于酿成10日的“街垒之夜”。整个巴黎烽烟四起,处处街垒。一位学生领袖声称:“今夜街上所发生的一切是整整一代人在反抗某种社会制度。”28日,总人口5000多万的法国有1000多万工人罢工,300多个工厂被工人占领,30多所大学被学生占领。“五月风暴”中,学生、工人、市民的游行队伍中高举着胡志明、格瓦拉、毛泽东的画像,赫然在目的还有“沿着毛泽东指引的道路前进”、“再创一个巴黎公社”等大幅标语。在运动的高潮中,整个国家接近瘫痪,政府对局势失去控制,法国似乎走到革命的边缘。“五月风暴”打碎了二战后西欧“升平盛世”的神话,成为1968年甚至整个1960年代左翼思潮和行动高涨的标志形象....意大利都灵等地爆发了大规模工人罢工和占领工厂活动,反对雇主和右翼工会。   1969年上半年,美国学生新左派运动进入全盛期,300多所高等院校发生抗议示威,全国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卷入运动。在华盛顿、麦迪逊和伯克利等地发生街头战斗。爆炸和纵火事件大量上升。 从1960年代初起,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伴随着各种风起云涌的抗议运动,左翼政党中的激进主义开始复兴,马克思主义在知识分子中的影响不断增长。法国、美国、德国的左翼学生把“三M”——马克思、毛泽东、马尔库塞——作为精神导师。以“新左派”相号召的新马克思主义运动在1960年代开始声名显赫。他们把矛头指向当代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抨击美国的越战政策。1960年代初创刊的《新左派评论》(英国)、《左派研究》(美国)以及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萨特的存在主义等在激进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风靡一时.....人们甚至已经习惯于将1968年与1789年、1793年、1871年那些不朽的革命一样相提并论.....(这里) 
 
002-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摘录) 作者 (英)安德森(P.Anderson)著 高铦等译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里出现的一股哲学思潮,在西方知识界、学术界有着值得注意的影响。六十年代期间,法国、美国、西德、意大利等国相继出现了“新左派”运动和学生、青年的造反活动,马尔库塞一时成了他们的“精神领袖”,卢卡奇等人的著作被他们广为阅读和传播,奉为“思想武器”,从而使“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有了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的一些主要流派,如德国和美国的法兰克福学派、意大利的德拉?沃尔佩学派和法国的阿尔都塞学派等,在不同时期、不同范围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这里) 
 
003-新左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左派是在1960年代各先进国家的大学中,主要以积极的革命为方向的大学生所组成的左派政治势力;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及英国伦敦学派左派历史学家,是世界知名理论代表,1990年代后,中国北京学派(Beijing circle)陆续提出崭新观点,杭州学派(Hangzhou circle)则提出学术质问与补述;上述学派皆可视为欧亚学派分支,自20世纪起长久以来与美国—太平洋学派分庭抗礼,互有辩驳交锋.....(这里)
 
 
04-意大利著名歌剧音乐家--威尔第
(本站提示: 在电影"阿隆桑方"中引用了很多威尔第的音乐作品)
3-1 简介: 居塞比·威尔第 (Giuseppe Verdi,1813-1901),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曾投考米兰音乐院,未被录取,后随拉维尼亚学习音乐。1842年,因歌剧《那布科》的成功,一跃而成意大利第一流作曲家。当时意大利正处于摆脱奥地利统治的革命浪潮之中,他以自己的歌剧作品《伦巴底人》、《厄尔南尼》、《阿尔济拉》、《列尼亚诺战役》等以及革命歌曲等鼓舞人民起来斗争,有“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之称。五十年代是他创作的高峰时期,写了《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假面舞会》等七部歌剧,奠定了歌剧大师的地位。后应埃及总督之请,为苏伊士运河通航典礼创作了《阿伊达》。
晚年又根据莎士比亚的剧本创作了《奥赛罗》及《法尔斯塔夫》。一生创作了26部歌剧,善用意大利民间音调,管弦乐的效果也很丰富,尤其能绘声绘色地刻划剧中人的欲望、性格、内心世界,因之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使他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歌剧作曲家之一。(这里)
意大利著名歌剧音乐家--威尔第
 
3-2: 朱塞庇·威尔第(1813—1910)可说是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歌剧作曲家了。他是一位不断探索前进的艺术家,也是一位爱国志士,他不仅在作品中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思想,而且积极参加了意大利的民族独立统一事业。当年的意大利是四分五裂的联邦,而且大部分地区受着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它们是撒丁那、那不勒斯、西西里三个王国,威尼斯、热那亚和卢卡三个古老的共和国以及教皇领地。1808年拿破仑率法军占领了意大利的大部分土地,一方面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一方面又将许多珍贵的文物掠夺到卢浮宫去。1815年拿破仑失败后,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者又卷土重来,意大利的爱国领袖马志尼、加里波的等人根据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领导人民进行了争取祖国统一、独立的斗争,直到七十年代才基本成功。威尔第从他早期的代表作《纳布柯》(1842)、《伦巴底人》(1843)开始,在他此后的一系列歌剧如《连尼阿诺战役》(1849)《西西里的晚钟》直到《唐·卡尔洛》(1867)里面,都借古喻今,反映了被压迫民族反抗外国统治的思想。
将社会上的“卑贱”人物作为正歌剧尤其是悲剧的主人公,是威尔第的一个伟大的成就,也是他民主思想的体现。此前,平民首先在幕间插剧然后在喜歌剧中登上了主角的位置,如费加罗、赛尔碧娜。可是悲剧的主人公仍然只是神仙帝王和贵族,似乎只有这些人的不幸遭遇才值得同情,感情才崇高。法国革命期间民主思想抬头,凯鲁比尼等创作了一批当时具有进步思想的“拯救歌剧”,但是仍常常落入贵人有难、仆婢相助、清官昭雪的老套套。就是贝多芬的《费德利奥》,受迫害的弗罗莱斯坦仍然是一位在政治斗争中受迫害的西班牙贵族。《波第契的哑女》中的女主角虽然是平民却可惜是个哑女,只能由芭蕾演员扮演而用舞蹈和哑剧来表达她的情感。只有在威尔第中期的三部杰作里,平民身份的男、女主角才演出了一幕又一幕有声有色的精彩戏剧!如《游吟武士》中的阿祖契娜和曼林柯都是被社会摈斥、鄙视的吉普赛人,曼林柯虽然是贵族血统,但从幼儿时期就为阿祖契娜抱养,视若亲生。当曼林柯冲破等级界限和贵族少女丽昂诺拉相爱时,阻挠破坏这一良缘的却是他的政敌与情敌卢那伯爵,从而造成了悲剧的结局,而最后阿祖契娜来将秘密揭穿,她向着卢那伯爵大喊:“蠢货,被处死的是你的亲弟弟!……”《茶花女》中的薇奥列塔尽管生活在珠围翠绕的环境中,但是她出身贫寒,栖身于“半上流社会”里,作达官绅商的玩物,欲求成为良家妇女而不得,社会偏见扼杀了她和阿尔弗雷德的纯真爱情,她只能抱恨以终!又如《弄臣》中的丽戈莱托,他是个可怜的残疾人,根据中世纪欧洲某些国家的法律,残疾人不准在城市里居住除非他投靠某一贵族。丽戈莱托为了养活自己和唯一的爱女,只好在公爵府中作一名卑贱的弄臣,对主人竭力谄媚逢迎,讨他的欢心,甚至不惜助纣为虐。这是一个感情十分复杂的多重性格的人物。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弄臣》是怎样的一部歌剧......(这里)
 
 
3-3 威尔第主要作品

(1)歌剧:歌剧作品总表
Oberto Conte di San Bonifacio 波尼法西奥伯爵奥贝托 (1839 Teatro alla Scala , Milan )
Un Giorno di Regno 王国的一天 ( 1840 Teatro alla Scala , Milan ) ( Il Finto Stanislao )
Nabucodonosor 纳布科 ( 又称《尼布甲》) ( 1842 Teatro alla Scala , Milan ) ( Nabucco )
I Lombardi alla Prima Crociata 伦巴第人在第一次十字军中 ( 1843 Teatro alla Scala , Milan )
Ernani 埃尔纳尼 ( 1844 Teatro la Fenice , Venice )
I Due Foscari 两个福斯卡罗 ( 1844 Teatro Argentina , Rome )
Giovanna d’Arco 圣女贞德 ( 1845 Teatro alla Scala , Milan )
Alzira 阿尔齐拉 ( 1845 Teatro San Carlo , Naples 那不勒斯 )
Attila 阿蒂拉 ( 1846 Teatro la Fenice , Venice )
Macbeth 麦克白 ( 1847 Teatro della Pergola , Florence 佛罗伦萨 )
I Masnadieri 强盗 ( 1847 Her Majesty’s Theatre , London )
Jelusalem 耶路撒冷 [《伦巴第人在第一次十字军中》的修订 ] ( 26.11.1847 Academie Royale de Musique , Paris )
Il Corsaro 海侠 ( 1848 Teatro Grande , Trieste 的里雅斯特 )
La Battaglia di Legnano 莱尼亚诺战役 ( 1849 Teatro Argentina , Rome )
Luisa Miller 路易莎·米勒 ( 1849 Teatro San Carlo , Naples 那不勒斯 )
Stiffelio 斯蒂费利奥 ( 1850 Teatro Grande , Trieste 的里雅斯特 )
Rigoletto 弄臣 ( 1850 Teatro la Fenice , Venice )
Il Trovatore 吟游诗人 ( 1853 Teatro Apollo , Rome )
La Traviata 茶花女 ( 1853 Teatro la Fenice , Venice )
Les Vepres Siciliennes 西西里晚祷 ( 1855 Academie Imperiale de Musique , Paris )
Giovanna de Guzman ( I vespri siciliani ) [《西西里晚祷》的修订版 ] ( 1855 Teatro Regio , Parma )
Simon Boccanegra 西蒙·波卡涅拉 ( 1857 Teatro la Fenice , Venice )
Aroldo [ rev of Stiffelio 斯蒂费利奥 ] (1857 Teatro Nuovo , Rimini 里米尼 )
Un Ballo in maschera 假面舞会 ( 1859 Teatro Apollo , Rome )
La Forza del destino 命运之力 ( 1862 Bolshoi Theatre , St . Petersburg 圣彼得堡)
Macbeth 麦克白 [ 修订版 ] ( 1865 Theatre Lyrique , Paris )
Don Carlos 唐卡洛斯 ( 1855 Academie Imperiale de Musique , Paris )
La Forza del destino 命运之力 [ 修订版 ] (27.2.1869 Teatro alla Scala , Milan )
Aida 阿依达 ( 1871 Opera House , Cairo 开罗 )
Don Carlo 唐卡洛 [ 修订版 ( 1872 , Naples )
Simon Boccanegra 西蒙·波卡涅拉 [ 修订版 ] ( 1881 Teatro alla Scala , Milan )
La Force du destino 命运之力 [ 修订版 ] ( 1883 , Antwerp )
Don Carlo 唐卡洛 [ 第二次修订版 ] ( 1884 Teatro alla Scala , Milan )
Don Carlo 唐卡洛 [ 第三次修订版 ] ( 1886 , Modena )
Otello 奥塞罗 ( 1887 Teatro alla Scala , Milan )
Falstaff 法斯塔夫 ( 1893 Teatro alla Scala , Milan )

不朽名作——Rigoletto 弄臣 ( 1850 Teatro la Fenice , Venice )
Il Trovatore 吟游诗人 ( 1853 Teatro Apollo , Rome )
La Traviata 茶花女 ( 1853 Teatro la Fenice , Venice )
Aida 阿依达 ( 1871 Opera House , Cairo 开罗 )
Otello 奥塞罗 ( 1887 Teatro alla Scala , Milan )

(2)合唱作品:
《民族赞》(1862)、《安魂弥撒曲》(1874)、《我们的天父》、《圣母》(1889)、《圣母悼歌》(1889)、《感恩赞》(1898)、《赞美童贞玛利亚》(1898)

(3) 室内剧:弦乐四重奏(1873)

(4) 歌曲十六首和主调合唱一首。(这里)


 
"阿隆桑方" (1973)电影及其音乐研究-3
7401 Allonsanfan (1973) film and music's research-3
电影文件由Lajiao朋友提供
(上接023-2)
"阿隆桑方"电影及其音乐赏析
1- 电影观后感
"阿隆桑方"是在七十年代初期由意大利著名导演塔维尼兄弟共同导演,由意大利国宝级演员马斯楚安尼主演的一部带有借古喻今含意的历史故事片.主要内容是描写一个贵族家庭出身的革命者弗尔维奥在君主王朝复辟之后产生动摇直至背叛的故事.故事的历史背景,对于近代的中国的观众而言,很容易联想起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袁世凯复辟,以及1921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的那种腥风血雨年代.在建国后出现的许多电影中,也不乏有描写这一期间知识分子形像的电影如"永不消逝的电波","青春之歌"等等,但在片中的主角大多是以正面人物出现的,或为革命牺牲,或历经磨练最终走上了革命道路.和中国电影习惯不同的是,"阿隆桑方"瞄写的是一个经受不住革命斗争的艰苦考验,在多次摇摆之后最终选择了背叛的知识分子形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其一是受到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潮流的影响,而更重要的是自1892年意大利社会党建立算起的一百多年历史中,意大利共产党以及由其所代表的左派力量始终未能取得政权有密切的关联.正如郑雪来先生在他的"影片《阿隆桑方》:“新左派”运动的一面镜子"一文中所说的:"作者们对这种“第三条船”的求索正是反映了60年代抗议运动参加者们对“第三条道路”的历经痛苦而又毫无成效的探索,反映了具有极端左倾思想的西方知识分子的若干最有代表性的动机以及摆在他们面前的两难处境。"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共产党人被砍头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共产党人被砍头 (人民网资料
关于对电影的介绍和评价,在本文的上一页已发表了许多权威性的文章.笔者也不是电影评论的专家,我只想把自己观看此片,以及在对其英文字幕翻译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感想整理出来和大家交流共享,并希望有更多的朋友来参加它的讨论.(您的评论可直接用电邮发来由本站如实刊登)
1. 这是一部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作品.电影涉及到意大利二百年前甚至更远的历史,不了解这些历史就很难确切理解电影的深层含意以及它的许多颇显突兀的情节(这在很多外国电影中也比较普遍).例如在翻译英文字幕的过程中,一上来就出现了"During the Restauration"这样一段文字,其直译为"在恢复期间",这显然不够妥当.这就需要了解电影的历史背景,学习意大利的有关历史,考虑到法国以及整个欧洲政治环境对意大利的重要影响,最后确定为"在(波傍王朝)复辟的年代";又如在主人公弗尔维奥出狱后回到他的贵族家庭养病期间,他曾将目光长时间地停留在一幅标有"VERSO LE AMERICHE"(意大利文"朝向美洲")字样的名为"五月花号"的油画上的一段场景(电影 00:21:55--00:22:13 见下面电影片断-1).这对于在工厂企业工作一辈子的我而言,实在是非常难以理解,我花了两天的时间在网络上和资料上反复求索,最后才弄白了这幅在欧美几乎妇孺皆知的和感恩节直接有关的油画的含意(见本页上述).至此,电影场景,导演的意图,以及其所反应的弗尔维奥对革命产生动摇而希望远走它乡,于世无争的真实内心活动.....通过这很多的类似疑问,学习,了解,我个人感到不仅基本上能读懂了这部电影,而且对于意大利历史,文化甚至于音乐,歌剧等等方面(见后述)确实有了很多收获和提高.
2.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通过200年前的一段历史故事来"反映了西方激进知识分子在寻找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的解决办法而又找不到这些办法时产生于他们意识中的惊恐不安、茫然失措及其过程"(见郑雪来文章).新现实主义电影忠实于生活真实和历史真实的重要特征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作为左派激进知识分子代表的弗尔维奥的由革命到经过三次动摇最后再到叛变的过程描写的合情合理,顺理成章.电影一开头导演就以简洁的手法介绍了弗尔维奥作为一个被捕的革命者在狱中的坚强表现.通过王朝执政官的谈话使观众了解到弗尔维奥在监狱的残酷环境下仍然不肯屈服,保守了组织机密.但在他被释放以后却受到了兄弟会兄弟们的怀疑,打击,继而看到了他们的首领因对革命前途产生动摇,绝望而自杀,以及相继而来的兄弟会的内江,这三件事实是造成他日后动摇叛变的客观条件.而在他回到自己的贵族家庭养病疗伤的过程中,他又受到了家族亲友的热情欢迎和悉心关照,他又回到自己青少年时期居住,生活的优雅环境,睡在古堡庭院精雕细刻的温馨卧室,享受着男女僕役的精心照料,早餐吃得是新从烘炉取出的面包,夜宵是僕役端到床头的美酒佳肴.这一切自幼小就曾享用和熟悉的环境和刚刚经历过的牢狱之灾以及前途暗淡的革命者的生活相比,何止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种本就属于他的阶级地位才是他产生动摇的主观现实原因.但由于他已经有过一段参与革命活动的现实纠葛,他需要找到一种自善其身的办法.在他病愈醒来之际,当他环视自己自儿时起就居住的卧室四壁时,难怪那幅巨大的五月花船航行在海上的油画立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跨洋过海,远走他乡",既能摆脱一切历史纠葛,又能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梦想,历经贵族家庭出身,之后又狂热的投身革命,最后又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被击倒在地的他,既不想叛变革命,又想要回到那本来天生就属于他的幸福生活,这时,他觉得终于找到了他自己最理想,最现实的出路! (见下面电影片断-1)
"阿隆桑方"电影音乐研究片断-1 00:20:15-00:22:40 (本站上传土豆网)
然而,他的兄弟会的同志,也是他的情人夏洛特的不期而至却打破了他的美梦.夏洛特不仅坚持革命道路,坚绝反对他与她携带他们的孩子出走美国的计划,而且告诉他兄弟会的兄弟们马上就要利用他们古堡大院的隐秘环境来开会.之后在兄弟会中了军队埋伏,几乎全军覆没而夏洛特又身负重伤急需他的帮助的情况下,刚刚产生动摇但还有一点良知的他,不得不挺身而出解救夏洛特并又身不由己的回到了兄弟会的势力范围之中.
之后就是对弗尔维奥再次产生动摇并有了实际行动的描写---对兄弟会新首领迪托谎说他已购买了军火,并在佯装接运军火的过程中设计淹死了同去接运的另一个狂热的革命者里昂莱洛,进而又以爱情的甜言蜜语骗取了里昂莱洛原来的情人弗兰契斯卡的信任和爱情---这一段电影似乎不太成功.至少使人感到不容易理解,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多谈,但至少这一次动摇的过程已为其最后的叛变埋下了伏笔.最后当弗尔维奥在病态昏迷中被从海上胁裹到了南方,面对即将来临的生死博斗而最终走上告密出卖的叛变之路,已经是顺理成章和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了.
对于弗尔维奥为什么要叛变,有些评论家试图用以弗尔维奥为代表的“生物人”和以“圣洁兄弟会”为代表的“历史的人”之间的冲突来作解释,但似乎仍未触及其本质问题.笔者认为,在这样的问题上.毛泽东对阶级分析的论断仍然是一个锐利的武器.他在1925年写成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谈到:....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他们对于中国革命具有矛盾的态度....以其本阶级为主体的“独立”革命思想,仅仅是一个幻想....小资产阶级的三部分,对于革命的态度,在平时各不相同;但到战时,即到革命潮流高涨、可以看得见胜利的曙光时,不但小资产阶级的左派参加革命,中派亦可参加革命,即右派分子受了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左派的革命大潮所裹挟,也只得附和着革命....综上所述,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的思想,作为,都可以从他所在的阶级和个人的得失上找到相应的答案.虽然我们无从具体确定像弗尔维奥这类贵族家庭出身的激进知识分子的具体阶级成分,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在他们没有经过彻底的思想改造而改变自己原本的阶级立场之前.其对待革命的态度,往往是随着革命形势的盛衰而动摇不定,在革命转入低潮甚至危急时脱离革命甚至叛变革命乃是不可避免的.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出现了一个名叫叫瓦尼的农民形象.他对于革命的态度却是坚定不移的,在兄弟会成员在南下的海上发生内讧而动摇不定时,他却站出来说:"如果你们回头,我将在着陆后离开,我将独自继续干下去"(01:28:45)他的态度和以激进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兄弟会成员形成了显明的对比.为什么,这是因为他已是一个失去妻子,房屋,土地而一无所有的农民,除去革命,他已没有任何出路.
影片的结尾,还有一段十分耐人寻味的场景:(01:40:50-01:45:56 见下面电影片断-2)当兄弟会的成员大部分被受主教蛊惑而赶来的农民乱棍打死,只剩下弗尔维奥和阿隆桑方两人逃脱以后又会面时,阿隆桑方出现了幻觉,并向弗尔维奥述说他看到了农民响应了兄弟会的号召,加入了他们的队伍起来造反,这时弗尔维奥拿起水捅迎面给阿隆桑方泼了一桶凉水,大喊:"那不是真的!那不是真的..."然后两人分开,弗尔维奥按照告密时对主教说好的标识.脱去兄弟会的红色外套身穿白衬衫向村子里跑去.接着出现了一个场景,弗尔维奥又回过头来追赶阿隆桑方,并呼喊着:"等等!阿隆桑方,那么...它全是真的吗? 阿隆桑方,它全是真的吗?"但他已找不到阿隆桑方.此时他似乎感到身上的一丝凉意,他下意识地跑到地上掉落的阿隆桑方的红外套那里,把它穿在了身上.没想到,这时侯远处出现了追捕兄弟会残余成员的士兵.他们看到身穿红外套的弗尔维奥,就毫不犹疑地举枪射击.在弗尔维奥中枪尚未倒地的片刻,他又想起了那个和主教约好的事情,赶紧挣扎着要脱掉红外套.不过这时士兵们又接着向他开了几枪,他终于被击毙倒地.全剧也到此终了.这一段情节应该说导演是精心设计的.可以说它浓缩了该片的核心内容:一是通过阿隆桑方在幻想中说出的话,来表达以激进知识分子为核心的兄弟会的成员们的梦想,即广大农民响应他们的号召,起来投身革命运动,推翻反动王朝;二是通过弗尔维奥的神志恍惚和他的肢体动作反射出弗尔维奥在叛变以后但还没有投到敌人怀抱以前的最后时刻的极度摇摆,恐惧,绝望,求生的复杂心情和内心矛盾,他先是想躲开阿隆桑方,以后不得已又回到他身边.接着他给阿隆桑方大泼凉水,告诉他那不是真的.当他跑向村庄听到教堂钟声时,似而又有所思,继而他又跑回来再找阿隆桑方想再问他"它全是真的吗?"当他找不到阿隆桑方再回头走向村庄而感到寒冷时,他自然而然地检起掉在地上的阿隆桑方的红色制服穿到身上;而当他受到士兵的致命枪伤时,他立即用尽最后的力量也要试图脱掉这件给他带来灭顶之灾的外套.扮演弗尔维奥的马斯楚安尼不愧是意大利的国宝级演员,这短短几分钟维形维肖的出色表演,确实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深刻印象.这应该是导演所想给于背叛者的不耻的最严厉的鞭鞑,(包括最后让他被反动王朝的士兵们击毙)也可以说直到此时,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到那张电影碟片封面以及全部电影的深刻含意.(见右图和下面电影片断-2)
'阿隆桑芳' (1973)电影
"阿隆桑方"电影音乐研究片断-2 01:40:50-01:45:56 (本站上传土豆网)
2- 电影配乐的欣赏研究
莫里康内大师在这部电影中的配乐应该说是非常杰出的,下面谈谈下面列表中的四首主要乐曲(原声音乐参见此页)
序号
曲名 NAME
在线试听(WMA)
001
Rabbia e tarantella
002
Dirindindin
003
Tradimento
004
Te Deum laudamus
2-1 Rabbia e tarantella (愤怒的泰兰泰拉)

泰兰泰拉(TARANTELLA)是一种舞蹈流派及其舞曲的统称,是广泛流行在意大利南部类似伦巴,探戈之类的一种民间舞蹈.这种舞蹈是以对舞为基础的集体舞。音乐一般为6/8或3/8拍。舞蹈特点是节奏急促、强烈、腿部动作丰富多变。舞者手持铃鼓,边舞边击,十分热烈。关于泰兰泰拉,其来源传说很多,在国内比较流传的说法是:14世纪中叶,意大利南部城市塔兰托城一带出现一种奇怪的传染病,是由名为泰兰泰拉的毒蜘蛛咬伤所致。受伤者只有疯狂地跳舞,直至全身大汗淋漓,才能排出体内毒素。塔兰泰拉之名由此而得。由于该舞的独特风格,音乐家、舞蹈家们都以它为素材创作了许多作品,如芭蕾名作《天鹅湖》第三幕中的那不勒斯舞和G.巴兰钦编导的独舞《塔兰泰拉》等.(参见这里, )不过笔者最近查阅了这个塔兰托城(Taranto),在百度中文搜索中未见到这方面的描述,倒是在GG英文搜索的"维基百科"中对于 Taranto 有这样一段描述:

塔兰托(Taranto)是意大利南部著名的海港和军港
塔兰托(Taranto)是意大利南部著名的海港和军港(这里)
古罗马的Tarentum,也就是现在的塔兰托(Taranto)
古罗马的Tarentum,也就是现在的塔兰托(Taranto)
英文维基网在Taranto页中关于泰兰泰拉的描述
 
Taranto is also the origin of the common name of the Tarantula spider family, Theraphosidae, even though strictly speaking there are no members of Therphosidae in the area. In ancient times, residents of the town of Taranto, upon being bitten by the large local Wolf Spider, Lycosa tarentula, would promptly do a long vigorous dance like a Jig. This was done in order to sweat the venom out of their pores, even though the spider's venom was not fatal to humans. The frenetic dance became known as the Tarantella.
 
本站译文: 塔兰托还是一种被称为泰兰图拉(Tarantula)狼蛛家族成员的鸟蛛的起源地.虽然严格地讲,在这个地区没有鸟蛛的成员.在远古时期,在塔兰托城的居民被一种本地的狼蛛咬伤的时侯,他们会很快地跳一种类似快步舞的一种长时间激烈的舞蹈,以使毒液从汗中排出去,既使这种毒液对人类并不是致命的.后来,这种狂热的舞蹈演变成现代著名的的泰兰泰拉(Tarantella.)舞 (见这里)
 
 
不过仔细搜索对于TARANTELLA的源起,仍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例如这一个报告提到TARANTELLA的来源可能有几个:一是古波斯的卡尚(Kashan.今伊朗西部城市);二是源自德国的一种名为圣维塔斯的马拉松式的舞蹈 (St. Vitus Dance, 又被称为舞蹈病);第三个可能是源起于意大利的Toranto(古罗马的Tarentum,原为希腊的殖民地Taras),从右面地图上看,这个地方应当就是前面所说的塔兰托(见(这里 和 这里)
泰兰泰拉舞
泰兰泰拉舞
泰兰泰拉舞
莫里康内大师在不少电影中运用和谱写了泰兰泰拉舞曲,特别在早期七十年代.1998年在电影"海上钢琴师"中也使用了泰兰泰拉舞曲.在阿隆桑方中的这首曲子,由于在2009年被著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使用在他导演的"Inglourious Basterds/无耻混蛋"电影中而名声大燥(见本页底部附录).由此也可知大师的作品确实是一座宝库,有待莫迷和所有的爱好者研究和开采.意大利另一名电影音乐大师尼诺 罗塔(Nino Rota)在教父电影中也谱写过泰兰泰拉舞曲,在意大利和世界上还流传着大量的泰兰泰拉舞曲,下面选录几首以供大家欣赏和比较:
序号
曲名
电影名
本站相关网页
作曲家
试听
备注
001
Tarantella Naif (天真的泰兰泰拉)
Quando l'amore ?sensualit a/When Love Is Lust/欲望之爱 (1973-11)
莫里康内
30"不完整音乐
002
Tarantella Prima (先前的泰兰泰拉)
Che C'entriamo Noi Con La Rivoluzione/在革命中我做什么 (1973-13)
莫里康内
003
Rabbia e tarantella (愤怒的泰兰泰拉)
Allonsanfan/阿隆桑方(1973-14 本页)
莫里康内
004
tarantella in 3rd class(三等舱里的泰兰泰拉)
Legend of 1900/海上钢琴师(1998-05)
莫里康内
005
The Godfather: Tarantella(教父:泰兰泰拉)
The Godfather: Tarantella(电影 教父)
尼诺 罗塔
006
Rabbia E Tarantella
Inglourious Basterds/无耻混蛋
莫里康内
2009年电影 昆汀·塔伦蒂诺 Quentin Tarantino 导演.在线视频见这里.这段音乐用在影片结尾
007
siciliana tarantella
不详
不详
008
Napoletana tarantellan
不详
不详
下面我们着重谈谈这部电影的主题曲"Rabbia e tarantella (愤怒的泰兰泰拉)".Rabbia是意大利语,可以有愤怒,恼火,烦恼,狂暴,顽强,渴望,贪婪以及狂犬病等各种字义.从电影的主题和场景来看,选用愤怒或顽强,渴望似均贴近.笔者统计,这首曲子在整个107分时长的电影中共出现了12次,总时长11分钟.见下表:
序号
时间段
时长
场景描述
001
00:07:09-00:09:38
139"
弗尔维奥和兄弟会成员在柴藤下发现他们的头领菲力普上吊自杀,直到小孩子读他的遗书止
002
00:09:12-00:09:38
26"
兄弟会成员在慌乱中散去,弗尔维奥在迪托的陪伴下向他姐姐的庄园走去
003
00:34:23-00:36:35
130"
兄弟会的成员们正向弗尔维奥居住的庄园走来准备在那里集会.他门还不知道士兵们已经埋伏在那里准备捉拿他们
004
00:45:12-00:46:19
67"
在夏洛特的葬礼上兄弟会的成员前来送葬并看望弗尔维奥(阿隆桑方第一次出现)
005
00:50:24-00:50:59
35"
兄弟会的成员们离开葬礼远去
006
01:17:32-01:18:07
35"
迪托正在召集兄弟会成员开会,告诉他们正在买枪并介绍造反的农民万尼给大家
007
01:27:36-01:27:54
18"
在兄弟会成员渡海南下的路上,大家发现迪托说了假话,他没把弗尔维奥没买到枪的情况告诉大家.船上发生了内江
008
01:29:18-01:29:41
23"
海船终于看大到了陆地,兄弟会成员们情绪激动,阿隆桑方穿上兄弟会的红色制服准备上岸
009
01:36:55-01:37:23
28"
兄弟会成员们上岸整顿后穿好制服背起武器开始出发(此前一段场景是弗尔维奥已向当地教会告密)
010
01:41:47-01:42:00
13"
在兄弟会大部分成员被当地村民打死后,逃出来的阿隆桑方和弗尔维奥会到一起,阿隆桑方出现幻觉,他向弗尔维奥述说他看到农民已经欢迎他们并加入了兄弟会的对伍.弗尔维奥不信并说他发疯了
011
01:42:34-01:44:16
102"
012
01:45:37-01:46:43
66"
从上表的描述中不难看出,乐曲的出现大多是在包括弗尔维奥在内的兄弟会成员的革命活动发生转折或出现重大冲突事件时出现的.乐曲庄严,强劲,激情,悲壮,极富感染力,号召力,战斗力.反映了兄弟会大部分成员仇恨复辟,不怕牺牲,一往无前,坚持革命的坚强愿望.由此我认为这首曲子的中译名还是以"愤怒的泰兰泰拉"为好.也希望和大家共同讨论.
2-2 Dirindindin (丁丁丁)
这是在电影中出现的一首非常轻松愉快的曲子,从其旋律和歌词来看近似于一首儿童歌曲.这首曲子主要出现在弗尔维奥回到他的家族的庄园养病期间.第一次出现在影片00:23:30-00:26:17,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弗尔维奥的病情渐渐好转,整个家族成员都在庄园别墅宽大的门厅晒太阳,弗尔维奥的姐姐先是哼起了这首儿时唱过的歌曲,引起全家老少的共鸣,连年迈的女仆也跟着扭动身驱,欲歌欲舞.欢乐,温馨的气氛壟罩着整个庄园,直到那个不期而至的陌生人--兄弟会的成员,弗尔维奥的旧情人夏洛特突然出现而戛然停住.所有的人这时都显露出惊异的表情和不详的预感.他们所唱的歌词是这样的:
Dirindindin 的歌词
 
Oh, how sweet,the grapes on the vine
And how good
to harvest the grapes
And make love to my darling one
Yes, make love in the fields..
That's what it was?
Teresina, my sweet,I don't want to work..
You took off your petticoat
If you want me, you will have to pay me
Oh how sweet
How good,to harvest the grapes
And make love to my darling one
Yes, make love in the fields...
 
 
哦,多甜密,葡萄架上的葡萄
多么好
去收获葡萄
和心爱的人作爱
是的,在田野作爱
那就是
我的甜密的特雷西那, 我不需要工作...
你脱掉裙子
如果你需要我,你应该给我回报
哦,多甜密,葡萄架上的葡萄
多么好,去收获葡萄
和心爱的人作爱
是的,在田野作爱
 
"阿隆桑方"电影音乐(丁丁丁/Dirindindin)研究片断-3 00:22:58-00:26:44(本站上传土豆网)
笔者在网上查找了这首乐曲的源起,它似乎最早见于17世纪意大利音乐家Stefano Landi(斯特凡诺兰迪 1587-1639) 的一首作品"Dirindin"(见他的作品CD Homo fugit velut umbra 中第12首乐曲)它的曲名,节拍,旋律等都和这部电影中由莫里康内谱曲的"Dirindindin"有很多近似之处.请在下面收听它的两个片断(各30秒)
Stefano Landi(斯特凡诺 兰迪 1587-1639)
Stefano Landi: Homo fugit velut umbra
斯特凡诺 兰迪 (1587年2月26日- 1639年10月28日)是罗马教皇教堂的成员,也是强大的贝里尼的家族成员. 是十七世纪意大利早期巴洛克(Baroque)艺术风格著名的歌剧作曲家.他在1632年创作的歌剧" 圣阿莱西奥" (Sant'Alessio) 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的主题歌剧.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在德国著名音乐家巴赫(J.S.Bach 1685~1750)的古钢琴作品中也有此类作品.不过笔者搜索很久未果,限于笔者的音乐水平只好作罢.如果哪位朋友有这方面的资料欢迎提供给本站
在电影中这段曲子第二次出现是在士兵们伏击兄弟会成员后,夏洛特被士兵击伤,弗尔维奥不得不挺身抢救,为了安全冲出包围,他急中生智,把他那正在当官的弟弟的小儿子小弗尔维奥拽上了马车当成人质向外冲去.这时这段音乐又开始响起,直到他们冲出去以后小儿子被放下马车回家音乐才停止.既渲染了当时的紧张局面,又突出了小弗尔维奥所起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这首活泼愉快的乐曲还在其它地方得到了运用.如CCTV-1在2009年末拨放的韩国电视连续剧"乞丐王子",在每集的结尾都使用了它的旋律.下面是一个片段:
"丁丁丁/Dirindindin"旋律在韩国电视连续剧"乞丐王子"中的运用
(89" 本站上传土豆网)
2-3 威尔第的作品在本片的运用
....2.1 民族复兴...尤其是塔维雅尼兄弟,他们在"圣米凯莱有过一只公鸡"(Saint Michel auait un coq,1971)和"阿隆桑芳"(1974)这两部作品中反映了革命的空想和1968年左倾激进主义向现实的妥协和背叛过渡的过程.这两部电影表现的问题在民族复兴的框架内很具现代性,经过富有民族性和浪漫色彩的威尔弟歌剧的过滤,革命斗争反映出典型的意大利式的理智与感情,"激情与思想"之间的矛盾.--本站摘自法国洛朗斯 斯基法诺(Laurence Schifano)所著的"1945年以来的意大利电影"(Le Cinema italien de 1945 a nos jours) 中译本151页.
我们在上一页已经对素有“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之称的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威尔弟(Giuseppe Verdi,1813-1901)作了简要的介绍.在这样一部反应和伟人同时代的有关革命事件的电影中运用伟人的作品,确实有其历史,政治,思想,文化各个方面的重要含意.下面介绍其中的两首乐曲
2-3-1 Tradimento (背叛)
下面先将电影中运用的旋律和威尔第的原作作一个比较:
序号
名称
在线播放
001
电影中的乐曲
002
威尔第的歌剧"I masnadieri"( 强盗)原曲
可以听出,在电影中的这段音乐,仅是摘用了歌剧中原曲前面的一段引子,而在这里反复出现.由于旋律杰出和运用的精彩,使得这段急速而激烈的旋律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在电影中,这首曲子出现在00:57:12-00:59:26的时间段.弗尔维奥在结束了旧情人夏洛特的葬礼之后已暗自下定决心,带着他和夏洛特的孩子马西米里亚诺离开意大利远走美国.不过他此时甩不掉兄弟会成员的跟踪,而且他们还等着他用夏洛特募集来的钱去买武器,然后渡海南下继续干革命.弗尔维奥当晚带着马西米里亚诺入住一个大酒店.由于他对前途未卜,所以在酒店为马西米里亚诺预付了三年的生活费,并打算当夜一大早以到湖中接应枪支为计骗害兄弟会的成员.这是他正式背叛兄弟会行动的的关键之夜.在夜间.他和儿子马西米里亚诺都不能安然入睡.不久马西米里亚诺在梦中惊醒吵着要回家出去,弗尔维奥又急又气,他只得用让小孩子害怕的童话故事来边吓边劝马西米里亚诺回到床上去,在这段时间这首音乐出现了.可以说既渲染了当时的紧张空气,又用威尔第在一百多年前为歌剧 "I masnadieri"( 强盗)所写的乐曲,影射弗尔维奥既将付诸实施的背叛行动.正如法国电影评论家洛朗斯 斯基法诺(Laurence Schifano)在他的"1945年以来的意大利电影"(Le Cinema italien de 1945 a nos jours)一书中所说的"这两部电影表现的问题在民族复兴的框架内很具现代性,经过富有民族性和浪漫色彩的威尔弟歌剧的过滤,革命斗争反映出典型的意大利式的理智与感情,"激情与思想"之间的矛盾".使人能从更深的层次去思考近两百年间意大利从封建君主统治过渡到现代资本主义统治所历经的民族苦难和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发展而难以调和的阶级矛盾.
威尔第歌剧 "强盗" - VERDI: I MASNADIERI
01- 简介
强盗是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第11部歌剧,完成于1847年33岁时,在伦敦的女王陛下剧院首演。威尔第接受意大利以外国家剧院的直接委托谱写的歌剧,这是第一部,这证明当时他的声名已经传扬到整个欧洲。或许因为如此,此剧在意大利本国几乎没有受到狂热欢迎或好评的记录,直到最近仍大都认为这部歌剧是败笔,或是不太值得瞩目的凡作。实际上,威尔第在此剧中也结下珍贵的果实。1847年7月22日,在维克多利亚女王、威灵顿大公、路易·拿破仑等驾临观赏下,《强盗》的首演博得空前的成功。随后在该乐季中又反复上演四次,威尔第曾亲自指挥两次。当时由被称为“瑞典夜莺”的著名女高音珍妮·琳德饰唱阿玛丽亚,名男低音拉布拉许饰唱马西米利亚诺(摩爾伯爵),年轻的男高音贾德尼饰唱卡罗。
此剧的原作是德国剧作家席勒(Schiller)22岁时发表的处女戏剧《强盗》(Die Raiuber,1781年),由威尔第的好友、诗人马费(A.Maffei)改写成剧本。剧中的出场人物姓名在歌剧中全部改成意大利语式的称法。莫欧尔伯爵(马西米利亚诺) 的两个儿子卡罗和弗兰西斯科,不仅争夺领地的继承权,又同时爱上美丽的阿玛丽亚,结果发展成为一场争风吃醋、明争暗斗的戏剧。全剧上演机会虽然不多,但因充满优美咏叹调,这些乐曲就时常单独演唱(详情见这里)
 
02-故事梗概

1847年首演的《強盜》改編自席勒的同名悲劇,故事梗概如下:


摩爾伯爵有兩個兒子,早年離家加入強盜集團的長子卡洛寫信向父親懺悔,但是這封信卻落入有意獨吞財產的次子弗蘭西斯科手中,他偽造一封回信拒絕寬恕卡洛,失望的卡洛於是誓言當一輩子的強盜。

弗蘭西斯科又偽造另一封信卡洛給未婚妻阿瑪麗亞的信,表示自己罹病不久於人世,要阿瑪麗亞嫁給弗蘭西斯科。但是阿瑪麗亞拒絕了,她來到卡洛的家族墓旁祈求上蒼給她力量時,遇到卡洛的朋友阿爾米尼歐,得知卡洛並沒有得病的消息。而卡洛得知弗蘭西斯科的惡行後,決定報仇。

強盜們攻進城堡,但是弗蘭西斯科卻趁亂溜走。看著老父與心愛的阿瑪麗亞,卡洛卻為自己沾滿鮮血的雙手感到羞恥,
他以殺死阿瑪麗亞的方式避免她分擔自己的恥辱。

從故事來看,《強盜》的結局令人無法理解與認同,但是從音樂來看,《強盜》卻不時顯露出威爾第晚期作品,如:《命運之力》、《唐卡洛》甚至《奧泰羅》中經常出現的特點,包括音樂的結構與主題。(这里)

 
威尔第歌剧 '强盗' -2CD
威尔第画像
威尔第歌剧 "强盗" -2CD
威尔第画像
 
威尔第歌剧 "强盗/I MASNADIERI" 2CD-2目录(见这里,其中第10首是阿隆桑方电影"背叛"的原曲.每首均可试听30")
 
 
"阿隆桑方"电影音乐(背叛)研究片断-4 00:55:49-00:59:36(本站上传土豆网)
2-3-2 Verdi Te Deum Laudamus (威尔第 感恩讚歌)
下面先将电影中"Te Deum laudamus"的旋律和威尔第的原作"Te Deum"作一个比较:
序号
名称
在线播放
001
电影中的乐曲"Te Deum laudamus"
002
威尔第的歌剧原曲"Te Deum · 感恩赞"
在电影中,这首曲子出现在01:16:39-01:17:16的时间段.威尔第的原曲全长6'41".这里只用了其开始的一小部分.这是在兄弟会决定南下发动农民起义的前夕,在有众多“圣洁兄弟会”成员参加的狂欢节上,当地民众正在载歌载舞的场景中出现的一段乐曲,欢乐而庄重,反映了以天主教为主的意大利民族的风土人情以及兄弟会成员在出发南下离开自己故土以前的复杂心态.
威尔第的原作"Te Deum/感恩赞" ("圣乐小品四首"中的一首)
《威尔第:安魂曲,圣乐小品四首》(Verdi - Requiem · Quattro pezzi sacri)PHILIPS 2CDs
专辑中文名: 威尔第:安魂曲,圣乐小品四首
艺术家: John Eliot Gardiner 约翰·艾略特·嘉迪纳
版本: PHILIPS 2CDs
发行时间: 1995年4月11日
地区: 德国
语言: 意大利语,拉丁语
简介:
作曲:Giuseppe Verdi
指挥:John Eliot Gardiner
乐团:Orchestre Révolutionnaire et Romantique
合唱团:The Monteverdi Choir
女高音:Luba Orgonasova / Donna Brown
次女高音:Anne Sofie von Otter
男高音:Luca Canonici
男低音:Alastair Miles
录音制作:1992-12 / All Hallows, London / DDD
唱片编号:PHILIPS 442 142-2 (2 CD)
《威尔第:安魂曲,圣乐小品四首》(Verdi - Requiem · Quattro pezzi sacri)PHILIPS 2CDs

专辑介绍:
唯有天才才写得出的作品
————古典乐坛首个古乐版 · 嘉迪纳指挥革命与浪漫管弦乐团演出的威尔第《安魂曲》



嘉迪纳向以深刻独到的个人风格在古典乐坛独树一帜,出色的才气,让他能够在每一阕录音中提出不同的观点。这套《威尔第安魂曲》是嘉迪纳和革命与浪漫管弦乐团一系列经典合唱作品录音中又一赢得乐评称好、叫绝的版本,也是首个古乐版的《威尔第安魂曲》,作为顶尖的中生代指挥家,与四位各具特色的独唱家,在这部被勃拉姆斯赞叹为:“只有天才才写得出的作品”的伟大合唱音乐中,擦出慑人的灵性火花。
《安魂曲》是威尔第唯一一部重要的非歌剧作品,是整个人类音乐史上有记载的1600多部《安魂曲》中最震撼人心、最真挚动人的杰作之一。首演之后、当年就在维也纳得到了热烈的迴响,但却未获原本崇拜他——如今天崇拜电影明星和足球好手——的意大利人的认可,对于热爱歌剧的意大利人而言,那种似熟悉又不熟悉的感觉是可以理解的,这首创作于勃拉姆斯《德文安魂曲》问世后五年的作品,事实上有着迥异于一般肃穆的宗教音乐特质——直接、有力、动荡、出人意表,是威尔第难得以鲜少篇幅扫荡人类情感层面的作品;其音乐之令人无法想象的恢宏与雄伟,即使在歌剧作品中都不得而见。整部作品的艺术风格非常近似他的歌剧创作,有的段落甚至令人联想到他的歌剧《阿伊达》(两部作品的创作时间相隔不久)。作品以强烈的戏剧性、深刻的悲剧性、由衷的抒情性以及逼真的造型性,淋漓尽致地讴歌了生与死、爱与恨、欢乐与痛苦这一人生的永恒主题,深深地触动着人们的灵魂,使人思绪万千。而创作《圣乐小品四首》时,八十高龄的威尔第已更加注重自己内心的感受。在《感恩赞(Te Deum)》,威尔第对和声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赢得了极为强烈的表现效果,在音乐史对不协和音乐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曲家在合唱作品《圣母颂(Ave Maria)》中使用的“神秘音阶”,和声听起来十分奇妙,几乎是在一百年之后,有作曲家(路伊吉·诺诺,Luigi Nono,1924年1月29日-1990年3月8日)还把它们用在自己重要的创作之中。

专辑曲目


DISC - 1

MESSA DA REQUIEM | 安魂曲

01. I. Requiem · 永恒安息,安魂曲 (mezzo-soprano: Anne Sofie von Otter)
.....II. Dies irae · 震怒之日,末日经
02......Dies irae · 震怒之日,末日经 (coro: The Monteverdi Choir)
03......Tuba mirum · 神奇号角响彻四方 (bass: Alastair Miles)
04......Liber scriptus · 审判之辞 (mezzo-soprano: Anne Sofie von Otter)
05......Quid sum miser · 伏俯祈求 (mezzo-soprano: Anne Sofie von Otter)
06......Rex tremendae · 万王之王 (mezzo-soprano: Anne Sofie von Otter)
07......Recordare · 慈悲的耶稣,求祢垂怜 (mezzo-soprano: Anne Sofie von Otter)
08......Ingemisco · 我罪极深 (tenor: Luca Canonici)
09......Confutatis · 受审判之恶徒 (bass: Alastair Miles)
10......Lacrymosa · 痛哭垂泪之日,哀怜经 (mezzo-soprano: Anne Sofie von Otter)
11. III. Offertorium · 献祭经 (mezzo-soprano: Anne Sofie von Otter)
12. IV. Sanctus · 圣哉经 (coro: The Monteverdi Choir)


DISC - 2

01. V. Agnus Dei · 圣羔颂 (mezzo-soprano: Anne Sofie von Otter)
02. VI. Lux aeterna · 永恒之光 (mezzo-soprano: Anne Sofie von Otter)
03. VII. Libera me · 拯救我 (soprano: Luba Orgonasova)

QUATTRO PEZZI SACRI | 圣乐小品四首

04. I. Ave Maria · 圣母颂 (coro: The Monteverdi Choir)
05. II. Stabat mater · 圣母悼歌 (coro: The Monteverdi Choir)
06. III. Laudi alla Vergine Maria · 赞美圣童贞女玛利亚 (coro: The Monteverdi Choir)
07. IV. Te Deum · 感恩赞 (soprano: Donna Brown)

 
 
在这部电影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作品,限于笔者的水平和精力,不能一一尽述.希望有更多的莫迷朋友共同参与对其的研究,讨论.您如果有任何新的发现,观感,疑问,均请发稿给本站,我们将如实刊登您的意见,丰富这块小小的园地
电影在线播放及下载资源
2-1 "阿隆桑方" 意语配音 中英文字幕 42'18" (本站上传土豆网)
001-本站2009年12月22日 14:36发给土豆网的电邮
您好:我的户名qilingren.....今天上午我上传的视频"意大利电影 阿隆桑方 Allonsanfan 2-1 和2-2"两部分均已上传完成,(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_hKDx_zY18/ )但打开浏览时提示此视频不能播放1已被删除,或2.你的地区不能播放.请解释原因.谢谢
002-土豆网2009年12月22日 15:30回复
你好,目前国家正在对网络视频进行严打,我们是按上级部门要求将视频拿回复查。你的节目中出现女性全裸镜头,需要暂时屏蔽,但节目不会被删除。为你带来不便请见谅.
003-本站2009年12月22日 19:46发给土豆网的电邮

您好,谢谢您的很快回复.值此"严打"暴风袭来之时,我可以理解您们的处境.我今天上传的意大利电影"阿隆桑方",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电影配乐大师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配乐作品之一,也是意大利著名导演塔维尼兄弟早期的有名作品,在意大利和世界电影史中均占有重要的位置.请参见本站即将正式发布的一个网页(或 ../movie/e-movie-023-1.htm)其中极少量的女性镜头也比较隐蔽,这在国外电影中是普通常见的场景,不属于色情范筹.国家也有这方面的区分标准.请不必多虑.希望在进行适当处理之后早日发布.顺祝2010新年愉快

 
2-2 "阿隆桑方" 意语配音 中英文字幕 64'22" (本站上传土豆网)
001-本站2009年12月22日 14:36发给土豆网的电邮
您好:我的户名qilingren.....今天上午我上传的视频"意大利电影 阿隆桑方 Allonsanfan 2-1 和2-2"两部分均已上传完成,(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_hKDx_zY18/ )但打开浏览时提示此视频不能播放1已被删除,或2.你的地区不能播放.请解释原因.谢谢
002-土豆网2009年12月22日 15:30回复
你好,目前国家正在对网络视频进行严打,我们是按上级部门要求将视频拿回复查。你的节目中出现女性全裸镜头,需要暂时屏蔽,但节目不会被删除。为你带来不便请见谅.
003-本站2009年12月22日 19:46发给土豆网的电邮

您好,谢谢您的很快回复.值此"严打"暴风袭来之时,我可以理解您们的处境.我今天上传的意大利电影"阿隆桑方",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电影配乐大师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配乐作品之一,也是意大利著名导演塔维尼兄弟早期的有名作品,在意大利和世界电影史中均占有重要的位置.请参见本站即将正式发布的一个网页(或 ../movie/e-movie-023-1.htm)其中极少量的女性镜头也比较隐蔽,这在国外电影中是普通常见的场景,不属于色情范筹.国家也有这方面的区分标准.请不必多虑.希望在进行适当处理之后早日发布.顺祝2010新年愉快

 
05-电影下载
在一个月内为会员提供下载
序号
内容
说明
001
电影"阿隆桑芳" 意语配音,内嵌中英字幕
WMV格式 106'40" 601M
002
电影"阿隆桑芳" 意语配音, 无字幕
AVI格式 106'40" 693M
003
电影 "阿隆桑芳"中文,英文,中英文字幕文件各一件(SRT 格式文件,打包为RAR格式提供)
RAR(SRT)文件 84K
附录
为了大家的方便,下面特转放优酷网的在线电影昆汀导演的"无耻混蛋"(Inglourious Basterds). 您可以在影片中欣赏多首莫里康内大师的作品
昆汀导演的无耻混蛋 (152'52" 56网)
电影"无耻混蛋"/Inglourious Basterds 配乐
乐曲名
所在电影
本站有关网页

1. “The Green Leaves of Summer”

迪米特里·迪奥姆金 《边城英烈传》(1960)导演: 约翰·韦恩

2. “After The Verdict”
埃尼奥·莫里康内 《La Resa dei conti/The Big Gundown/大对决》(1966-04)导演:瑟吉欧·萨利马
3. “L’Incontro Con La Figlia”
埃尼奥·莫里康内 《Il Ritorno di Ringo/林戈的回归》(1965-02) 导演: 杜奇奥·泰萨利

4. “White Lightning”

查尔斯·伯恩斯坦 《白色闪电》(1973)导演: 约瑟夫·萨金特

5. “Il Mercenario (Ripresa)”

埃尼奥·莫里康内 《Il Mercenario /无情职业快枪手》(1968-03) 导演: 塞吉奥·考布西

6. “Slaughter”
比利·普林斯顿 《大屠杀》(1972)导演:杰克·斯塔瑞特

7. “Algeris 1 Novembre 1984”

埃尼奥·莫里康内/吉洛·彭特克沃 《La battaglia di Algeri/阿尔及尔之战》(1965-14

8. “The Surrender (La resa)”

埃尼奥·莫里康内 《La Resa dei conti/The Big Gundown/大对决》(1966-04)导演:瑟吉欧·萨利马

9. “One Silver Dollar”

吉亚尼·费里奥 《血腥银元》(1965)导演:吉奥吉欧·费罗尼

10. “Bath Attack”

查尔斯·伯恩斯坦 《鬼恋》(1981) 导演:西德尼·J弗里尔

11. “Davon Geht Die Welt Nicht Unter”
札瑞·朗德尔

12. “The Man With The Big Sombrero”

Sam Shelton 与米歇尔·安德鲁大乐队《钻石与罪犯》(1943)

13. “Ich Wollt Ich Waer Bin Buhn”
莉莲·哈维、弗里奇·维利与鲍尔·肯培

14. “Cat People (Putting Out Fire)”

大卫·鲍伊与吉奥吉·莫罗德 《豹妹》(1982) 导演: 保罗·施拉德

15. “Mystic and Severe”

埃尼奥·莫里康内 《Da uomo a uomo /死神骑马来》(1968-03

16. “The Devil’s Rumble”
The Arrows 《恶魔的天使》(1967)

17. “What I’d Say Zulus”

埃尔默·伯恩斯坦 《天摇地摆震山河》(1979)

18. “Un Amico”
埃尼奥·莫里康内 《Revolver/转轮手枪》(1973-09)导演: 瑟吉欧·萨利马
19. “Tiger Tank”
拉罗·斯齐弗林 《战略大作战》(1970)
20. “Bastero Gondors Rabhia e Tarantella”
埃尼奥·莫里康内 《Allonsanfan/阿隆桑芳》(1973-14)
(资料来源参见这里这里)
2023.10 手机版

Home-mobile
 
主域名 备用域名 邮币卡转让

本站2003年建站 主页 http://morricone.cn 备用域名 http://em.hty66.com 2014信息产业部备案: 苏ICP备11039856号 © 2015 hwg 版权所有